美国学生演《成语魔方》
体会中国文化的趣味
栏目: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美国版《成语魔方》现场

  东施是美国人,鲁班说起了英文,“洋孔子”“洋鲁班”“洋西施”“洋叶公”在戏剧舞台上将中国成语故事诠释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8月18日,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美国夏洛特儿童剧院联合排演的美国版《成语魔方》 ,作为“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及“2018年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艺术大会”展演剧目在中国儿童剧院假日经典小剧场精彩上演,让观众看到了美国人讲的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美国版《成语魔方》包含“东施效颦”“叶公好龙”和“班门弄斧”三个故事, 10名美国学生首次用中英双语演绎,其中“东施效颦”用纯中文演绎,“叶公好龙”用中文歌曲加英文台词相结合的方式演绎,“班门弄斧”则用纯英文演绎,三个故事表现方式以及语言的渐变与形式也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外国学生学习、理解、应用的过程。

  两年前,美国米苏拉儿童剧院的学生曾在第六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上用中文演出的“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 ,反响热烈,并被列入了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成果清单” 。两年后的这次合作,中美儿童戏剧合作深化升级,联合全美最大的儿童剧院——夏洛特儿童剧院首次尝试用中英双语演出美国版《成语魔方》 ,这也是中外儿童戏剧合作又一次新实践。

  对于采用中英文双语方式演绎,美国夏洛特儿童剧院教育总监、该剧的美方导演米歇尔·朗介绍,美方从打算创作该剧开始,就一直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跨越语言障碍,通过自己的方式讲述不同文化的故事,传递双方的文化,最终采用双语递进方式,即从纯中文、中英文、纯英文,让两种语言区别和融合的语言的艺术,既讲中国故事又兼顾美国文化特色。米歇尔·朗告诉记者,此次演出的三个成语故事可以说是在翻译和编译上的一次良好尝试。夏洛特儿童剧院艺术总监亚当·伯克亲自操刀,对剧本进行了编译,使之在保留中国经典的基础上,从台词和表达方式上都进行了本土化加工,更加贴近西方观众思维。尤其是第三个故事传递尊师重教的“班门弄斧” ,因为大多数美国观众对孔子不了解,他们在排演中与中国导演一起将中国文化传统、成语故事的历史,道德传统等文化背景和人物特征等与演员充分沟通,将相关信息汇总,再按他们能理解的方式重新演绎。比如利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在整个演出的开头、中间、结尾加入一个叙事者——孔子的学生子路,让这个人物在剧中跳进跳出,既是剧中人也增强观众交流,力求让更多中国之外的观众能理解。

  “东施效颦”中扮演范画师的托马斯·霍是出生于美国不会说中文的华裔,他说虽然他从小与父母一起看过中国电影,从中能看到中西方电影差异,并看到不同方式演绎故事,但亲身体验戏剧创作时,和看中国电影,听中国故事完全不一样,通过参与此次演出,进一步激发了他学习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该剧中方导演、中国儿艺优秀青年演员、导演杨成曾在中国儿艺多次执导《成语魔方》系列,并于两年前为美国米苏拉儿童剧院执导中文版《成语魔方》 ,对中美戏剧合作颇有心得。他介绍,这些15岁左右的学生完全不会中文,排演过程中他们要努力了解中国文化,苦练台词,揣摩人物等,这个过程很艰难也很有意思。 “比如《东施效颦》中东施的台词有‘俺叫东施’ ,为什么用‘俺’而不是我,因为是北方方言中特定的词,他们觉得很有趣。再比如,一开始,美国孩子不了解为什么古人说话很慢,西方却通常是快节奏,尤其是音乐节奏。但学唱中文歌后,他们居然能结合歌曲自己设计舞蹈动作,融入POP、 JAZZ舞蹈,很有味道。 ”因此杨成说,和外国孩子讲戏排练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分享中国文化的过程,这些文化包括历史、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古代自然科学,古人哲思、智慧、幽默。所以虽然一个故事只有18分钟,但不是让他们会背台词,会走位,就等于会演出,也不只是让外国朋友演某一个中国故事,而是如何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的趣味、力量感染他们并通过故事传达出来,让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在当下时代发光发亮,让全世界朋友体会到。

  “我们现在努力在做这样的合作,是希望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当我们一步步在打开我们自己的世界,与外方更多合作和接触时会发现,我们与外国戏剧人的观点、追求、情怀、精神和审美常常是高度一致的。比如‘东施效颦’强调的外表美心灵美统一就跨越文化得到广泛认同,因此我们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共同创作更美的未来,也因为戏剧,因为艺术,让世界成为一家人。 ”杨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