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梅笔
栏目:视点
作者:廖奔  来源:中国艺术报

  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特点是什么?一个字:美。他的艺术美,人文美,唱腔当然也美,还有梅兰芳的性格也很美,温文尔雅,这也是他拥有这样的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美是怎么达到的?就是通过提升艺术修养、提升文化修养,通过他自己的追求。梅兰芳一生注重练字、练画,这是他舞台美达到极致的一个途径。他收藏了很多字画,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清代宫廷的戏画和脸谱,他为什么收藏这些?因为他在寻求京剧的美术意境,在追求美。梅兰芳说戏曲不单单是表演,不单单是唱腔,戏曲是集服饰、脸谱、艺术造型美的一个集中物。梅兰芳对戏曲的理解,对京剧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综合体,而不单单是在舞台上演唱。所以他要去追求美术,追求书法。

  我认为这才有了梅兰芳年轻时的那些古装戏,如《嫦娥奔月》 《黛玉葬花》等。今天我们评判那些戏,戏剧性并不强,而且有文本化倾向,所以当时鲁迅先生不满意,讽刺他把俗文化弄雅了,脱离了大众。但是梅兰芳把京昆的舞台艺术、舞台美宣扬到了极致,所以他才成为戏曲艺术的“终结者” ——当然这个词不一定准确。

  今天来看梅兰芳的字画,悟性颇高,我觉得有其性格方面的特点:淡如秋水,儒雅单纯。当然我也感觉他比较拘泥谨慎、小心翼翼。因为他自认为功底浅,所以在书画家面前一直自谦,这是他的性格。他的字以行楷胜,可以说十分漂亮。而他在上海卖字的时候,有一些写得比较快的行草签名,就显得较为软散。他有他的弱处。

  梅兰芳喜欢画梅,尤其喜欢画墨梅,这个好理解,因为他姓梅。但是也有性格上的原因,他喜欢梅,因为梅比较素雅,墨梅尤其如此,和梅兰芳的性格、人格都是共通的、吻合的。他的画大部分是扇面,扇面则以画梅为主,而梅里以墨梅最多。我嗅到他的梅有散淡的幽香,而没有张牙舞爪的感觉。他也画少量的山水人物和花鸟,当然学得还浅,但我觉得他的花鸟还是很别致的,这和梅兰芳的匠心有关。

  翻看梅兰芳的书画册,看到他最早的画是1916年画的,当时梅兰芳22岁,画了一幅稚嫩的牡丹。而1916年他22岁时的题字,就已经颇具气韵。他27岁开始画佛像,画了一些,还缺乏功力。但他的扇面画得不错,以梅为主。我发现一个现象,梅兰芳画梅花扇面,有两个时期很集中,我没有细研究其原因。他的彩绘扇面1933年画得最多,他的墨梅扇面1947年画得最多,这里面有特别的原因吗?

  梅兰芳拜了一些书画家为师,也结交了许多书画家,如王梦白、陈师曾、金拱北、姚茫父、汪霭士、陈半丁、齐白石等,他的藏品里有许多就是他们的作品。梅兰芳与这些著名书画家亦师亦友,经他们指点,书画得益匪浅。他与齐白石的交往是艺术史上一个令人感动的例子。

  齐白石50多岁才进京,当时他在北京是一介漂夫,无人知晓,而梅兰芳在北京是大红大紫的名角。梅兰芳看到齐白石进来,赶紧恭恭敬敬把他请到前面坐,对大家说这是我的老师,是著名画家。齐白石很感激,写了一首诗:“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应该说齐白石在北京站住脚,到后来大红大紫,有梅兰芳的功劳。

  梅兰芳是戏曲艺人,但是他一直都在兢兢业业地习字练画,这个当然有时代风气濡染的原因。当时的戏曲艺人,特别是有成就的艺人,你的毛笔字写不好肯定不行,上不了台面。梅家习字练画有家传,家里存有画稿画谱,梅兰芳父祖三代都有书画作品传世,所以他也算是有家学渊源。梅兰芳的外孙字也写得很好,这是他们家的家传。当时和梅兰芳有来往的一批戏曲家的字画都很好,例如梅兰芳收藏的程砚秋小楷扇面,写得非常好,铁骨铮铮。俞振飞的字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书香门第出身。在他那个时代,背景和氛围就是这样的,梅兰芳当然要追求超绝。

  艺人追求书画修养,刚才说了有传统,这两天我正在看侯少奎的回忆录《大武生》 ,我看到他的毛笔字就相当好。解放以后,这个传统淡化了,大家都用钢笔,但还是有不少艺人,注重练习毛笔字。现在一些影视艺人,像唐国强、张铁林、徐静蕾,还有歌唱家郁钧剑,字都很好。艺术是相通的。艺人自觉追求书画意境,是对他自己本体艺术升华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之源,也要到他的文化背景、他的艺术修养和他所下的戏外功夫里面去找。今天的戏曲艺人,有的只会亮嗓子,不会别的,那是远远不能企及其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