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难分专业与民间
——记第二届长三角“江南丝竹新作品”创作座谈会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刁艳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79年,‘文革’结束后迸发的创作热情是因为常年被压制。而2009年之后,是民间组织和民间土壤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推动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个动力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著名作曲家、原上海民族乐团团长顾冠仁回顾近40年的创作生涯,“江南丝竹的创作,从1982年《春晖曲》 、 90年代《绿野》 《苏堤漫步》 ,到2002年《江南风韵》 ,算起来20年里我也只写了4首江南丝竹。而2009年至2015年的6年里我写了8首,推动力就来源于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江南丝竹联谊会。 ”

  5月16日,第二届长三角“江南丝竹新作品”创作座谈会暨委约签约仪式,在江苏如皋市举行。刘德海、顾冠仁、伍国栋、朱昌耀、杨春林、王爱康、崔新等音乐家相聚在一起,共商创作、传播江南丝竹新作品的途径和方法。本次活动由长三角江南丝竹联谊会这一地地道道的民间音乐机构主办,却吸引如此之多的业内专业人士前来。曾在2012年受约创作的顾冠仁,现场感慨民间对专业人士的这份“滋养” 。

  民乐与民间不可分

  在5月16日的座谈会开始之前,上海长桥丝竹乐队、江苏省江阴暨阳国乐社演奏了《中花六板》 《行街》 《顾山春》《瀛洲新韵》等乐曲。前两首曲目是流传至今常演不衰的传统名曲,后两首则为作曲家顾冠仁创作、长三角众乐社近年常演不衰之作。台上的演奏员们来自各行各业。乡音乡情勾起了琵琶大师、“老上海”刘德海的“乡愁” 。“我听到《行街》 ,想起了小时候快过年了,我妈妈给我两元压岁钱的情景。 ”他说,“这是有温度的音乐。 ”

  2012年初,知名企业家、上海阳刚音乐馆馆长杨刚牵头,与刘德海、乔建中、顾冠仁、王甫建、朱昌耀共同发起,开启了由民间力量支持的当代江南丝竹新作品创作行动,并于当年4月,在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举办了新江南丝竹创作研讨会,邀请了16位作曲家参与到创作中来。

  2012年至今, 20多首新江南丝竹作品问世,包括顾冠仁的《清清洋山河》 《东滩晨曲》 《顾山春》 《釆莲歌》等,刘德海的《妈妈的爱》 、朱昌耀的《吴风月韵》 、周成龙的《水仙》 、杜小甦的《江南行》 、何占豪的《道情新唱》等等。这些新作品得到广大民乐爱好者的欢迎,全国有120多个专业和民间音乐团体演奏了这批新作品,在北京、江苏、浙江、上海、澳门、香港等地举办了多次专场音乐会。在海内外,九家专业团体举办了10场“江南丝竹”专题音乐会以演奏顾冠仁的新作品。2013年,在南京举办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2015年,在杭州举办的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上,新江南丝竹作品成为比赛指定曲目。这些新作品汇成了江南丝竹的新潮流,丰富了江南丝竹的音乐表现力,体现出江南丝竹音乐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创新性独树一帜

  2014年,长三角江南丝竹联谊会顺势成立,上海、江苏、浙江的企业家、乐社乐团联起手来,形成了创作、演出、展演、比赛的直通车,古老的乐种拥有了坚实的发展平台。长三角江南丝竹联谊会首任会长为杨刚, 2018年,根据上海、江苏、浙江三地轮执的原则,第二任会长由江苏新空间集团董事长、新空间民族乐团指挥曹建国担任。为了呼应江南众多乐社团队对作品的渴求,延续江南丝竹蓬勃发展的势头,曹建国邀请全国和长三角的理论家、作曲家、演奏家相聚在一起,总结经验,探讨学术,并委约作曲家继续投身创作新作品。5月16日当天,杨春林、王爱康、崔新、彭正元、戈晓毅、孙天强、奚耿虎、金福林等作曲家与曹建国签署了委约协议,力争在三个月内,交出又一批江南丝竹新作。

  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的角度,音乐理论家伍国栋对此举予以高度评价。伍国栋曾经做过江南丝竹研究的国家课题,他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在全中国众多的乐种中,江南丝竹的创新性独树一帜。伍国栋说,“江南丝竹不仅有创造性的作品存在,也有大量传统的民间作品,同时这些作品也分为‘雅’和‘俗’两种。民间有应试音乐和自娱音乐,民俗和生活气息更浓,而另外一部分是雅集而来,都市化的。今天这样的活动就是当年这两种方式某种程度上的结合之举。 ”

  只“移步”不“换形”

  新创作品,会不会影响到乐种的纯正和传统?音乐界曾经就江南丝竹打出“新作品”的名称而展开学术争论。通过此次座谈会更加深入的研讨,音乐家们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确立了尊重历史、尊重时代的创作原则。作曲家在创作上会遵循江南丝竹严谨的结构,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音乐语言。在会议上,伍国栋提出了他认为江南丝竹作品所应当具备的如下五个特征——具有诗情画意的小品式的规模;地域音韵的客观再现;特色乐器的固守;传统技法的展演;有文化底蕴的曲选。与会者认为,此五个特质,应当是衡量江南丝竹作品的学术标准。而比学术更为重要的是对创作的真诚态度,自2012年首届委约以来,这些新作品的成功同时证明只要是真诚地去写作,作品一定会广受老百姓的喜爱。

  指挥家、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委员会理事王爱康,近几年全力投入到江南丝竹的创作、录制、推广、展演中,与民间团队民间高手在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令王爱康无比开心。“在展演比赛中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谁是业余谁是专业?民间团队中有很多江南丝竹的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而专业院团院校很少涉猎江南丝竹,演奏也并不专业。 ”座谈会上,王爱康抛出了自己的疑问。指挥家、作曲家杨春林曾经撰文建议“全国各地区的音乐院系应当请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走进课堂” ,在业内尽管得到了强烈共鸣,但是付诸行动者寥寥。“近年来,专业的院团发展比较迅速,规模也不小,呼吁各部门要加强对民间民族音乐团队的关注和建设。 ”如此,中国音乐才能两条腿走路,健康发展。

  刘德海已经81岁高龄了,自诩为“永远的爬坡人”的这位演奏家,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音乐的思考。“自豪、反思、忧虑、责任”这8个字是刘德海思考的主调:为中国悠久历史的音乐而自豪,为院团院校缺少接地气的教学演出忧虑,和一份身为教师传承音乐的责任。“音乐人一定要寻根,专业和业余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自觉,要有爱,爱这片乡土。否则,你就是个音乐的流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