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马可·波罗》:跨越文化藩篱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型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剧照  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作曲、导演、灯光、舞美、服装等都由外国人完成,创作一部中国原创歌剧,中外演员一起用中文演唱,这应该是中国艺术史上第一次。 ”日前大型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全球首轮巡演北京站登陆天桥艺术中心,正如剧中演员、星海音乐学院歌剧中心副主任、男中音歌唱家冯国栋介绍表演体会时一语道破该剧主创的独特构成,让人好奇这样无国界的团队是怎样跨越剧内剧外文化的藩篱完成一部融贯中西的中国原创歌剧的。

  昏暗压抑并无时不被死亡笼罩着的意大利热亚那监狱中,锁链锁不住马可·波罗满腔的浓情和飞扬的思绪,在狱友的协助下,《马可·波罗游记》在他的讲述中生成着,一个关于东方文明古国的传奇见闻,在这位旅人的视野中渐次展开……歌剧《马可·波罗》从这里起幕,通过演绎马可·波罗与父亲尼科洛·波罗、叔父马泰奥·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再现了宋末元初的风云际会、兴衰更迭,以及围绕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而展开的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较量。正史中的宋元战争和虚构的爱情悲歌交织缠绕,铺展起波澜壮阔的史诗格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慷慨激昂的壮士悲歌,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彰显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色和人文风采,也蕴含着对人类和平、世界和谐的向往和祈颂。

  由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出品,耗时3年筹备,投资近千万元打造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由德国作曲家协会会长恩约特·施耐德作曲,中国诗人韦锦编剧,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前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滕执导,国际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执棒,中国、丹麦、比利时、英国等多国歌唱家加盟。

  剧中服装由“百老汇世界”和埃利奥特·诺顿奖最佳服装设计得主艾玛·瑞欧特设计,共365套戏服,大小配饰1800多件,以呼应从威尼斯到撒马尔罕,从元大都到临安4个不同的地域的文化;由英国视频、多媒体大师卢克·霍尔斯参与打造,首次在歌剧舞台上采用刚刚进入中国且多用于演唱会的D 3舞台控制系统,以多轨道运作、完成多指令的旋转舞台象征“文明的进程”与“文化的交融” ……如果说剧中这样的服装与舞美的手笔已足见其难度,那么对外国主创来说,用非母语来创作演绎作品更是巨大的挑战。一位不通中文的德国作曲家如何为中文歌词谱曲?不会中文的演员又怎么用中文演唱?这些本身就极富戏剧性。

  “今天我特别高兴,我正在德国的一个中式花园里散步,赏花……”这是在该剧创作期间作曲恩约特·施耐德给冯国栋的一封E-mail中写到的内容,就是这样一个利用一切机会感受中国文化,并从20年前就接触中国音乐的作曲家将中西方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完成创作。“好在我有好朋友懂中文,他帮我在曲谱上写很多拼音,照着拼音逐字逐句做翻译,从而完成创作。 ”据剧方人员透露,仅他们见到的恩约特·施耐德创作手稿就有六七百页。解决了语言问题后,对于多年来有过很多中国民乐创作经验的恩约特·施耐德来说,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普契尼式的音乐创作似乎驾轻就熟,于是二胡、笛子、扬琴、琵琶等中国传统音乐,总能在辅助剧情发展的变幻莫测与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中相得益彰。

  典型的西方人面孔,一开口唱出的却是颇为流利的中文,并无太多违和感,这或许是演出现场最吸引人处之一。同样面对非母语演唱的马可·波罗饰演者、丹麦皇家歌剧院的男高音彼得·洛达尔坦言,自己为了该剧从零基础开始学汉语,从拼音字母、音节音调到每字每句学起,攻克语言困难,“最难的是z、 c、 s, zh、 ch、sh,你们看似平常的发音,对我来说是巨大挑战。 ”语言上费时费力,但彼得·洛达尔塑造人物有自己的秘诀,他表示,“虽然语言不通,但情感是共通的,每个演员都会有一个‘工作箱’ ,装了爱恨情仇等不同情感,比如在剧中,我与传云是一对情侣关系,每当表达我对传云的爱的时候,我会从‘工作箱’中拿出有关爱的工具,像锤子或锥子一样把这个情感打实。 ”

  “这个剧的卖点并不是一个外国作曲家或国际团队完成的中国剧,最重要的还是音乐创作的高水平,能立得住。一部歌剧的音乐能有80 %立得住就成功了,这部歌剧做到了。 ”剧中文天祥的扮演者、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十分感佩作曲家在深谙西方歌剧音乐创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南北方音乐不同风格的娴熟运用,使歌剧中既有瓦格纳式的史诗性表达,也能听到普契尼式的浪漫倾诉,既有蒙古呼麦,也有江南丝竹,混在一起并没有生搬硬套的感觉,而具和谐自然之美。袁晨野说,尤其是作曲家虚心接受自己的建议,从最初只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歌词,改成将完整的《过零丁洋》创作成22小节的咏叹调,使之更充分地呈现了感染多少代人的这一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