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贝多芬最重要的是找到平衡点”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西班牙钢琴家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在中国举办多场独奏音乐会

“弹奏贝多芬最重要的是找到平衡点”

西班牙钢琴家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在北京站音乐会现场

  5月14日至15日,西班牙钢琴家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办两场独奏音乐会,这是他受邀参与的“2018长江钢琴艺术家中国巡回音乐之旅”北京站的演出。“2018长江钢琴艺术家中国巡回音乐之旅”由中国音协钢琴学会发展委员会、柏斯音乐基金会主办,柏斯音乐集团协办,将陆续邀请世界各国的优秀钢琴家来中国举办独奏音乐会,以精品之作致敬钢琴艺术,以文化之旅致力于古典音乐繁荣。

  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是西班牙马德里阿方索十世·阿尔萨比奥大学音乐及表演艺术系教授,也是西班牙多位国际钢琴大赛获奖者的“金牌导师” ,是世界公认的贝多芬作品的最佳演绎者之一,曾在多个国家开设大师班。在北京的独奏音乐会上,他演奏了贝多芬的《奏鸣曲Op. 27 No. 2 (月光) 》 《奏鸣曲Op. 53》 ,同时为了曲目的多样性,并展示丰富的演奏技巧,在音乐会的下半场,他还演奏了拉威尔的《夜之幽灵——三首钢琴音诗》和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彼得鲁什卡》中的三个乐章。

  今年在中国的巡演之旅,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的演出地包括北京、成都、武汉、深圳、香港等。近几年,他曾先后多次来到中国,受邀担任多个国际钢琴大赛的评委。他还记得多年以前,来到中国在北京等城市演奏时,很多中国人还都不了解钢琴。“现在的中国真的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家走出国门,代表中国进行国际交流。 ”他说,“近两年我也更愿意来到中国,担任钢琴比赛的评委、举办巡演音乐会,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中国观众认识我,并将我对音乐的理解传授给更多的中国学生。 ”

  在北京举办两场音乐会的同时,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也为中国青少年钢琴学习者开设了大师班。在大师课上,他指导学生现场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 、李斯特的《b小调叙事曲》等,为他们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形象等。他给学生们的建议是,在演奏一首作品之前,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详细了解更多关于曲目的信息,“比如这次课堂上的一名学生,他的乐谱上有一个意大利的术语,但他根本不知道这个术语的含义。作曲家在曲谱上的记号都具有独特意义,在演奏的时候也需要掌握它们。 ”

  作为贝多芬作品的出色演绎者,在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看来,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贝多芬发现了一个新的钢琴世界。“贝多芬的作品结构复杂,交织着诸多历史因素,同时也蕴含着自身不屈不挠、浪漫柔情等多重性格特征。所以,贝多芬的作品非常难演绎。 ”他说,在演奏贝多芬作品的时候,钢琴家需要同时兼顾太多重要的因素。有的钢琴家侧重节奏,有的则侧重情感,但这些都不够,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其中的度非常难把握。例如一些作品所表现的情绪时而浪漫温柔,时而狂放不羁,钢琴家就需要把握作曲家创作时的思想及情绪状态,将其融入演奏中,找到平衡点使其衔接自然。

  作为钢琴家,在不同的音乐会上弹奏相同的作品,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的体验是“常弹常新” ,“每次弹奏都会有新的灵感” 。“经典作品因不断地被演绎而愈发生机勃勃,即使是同一首作品,由于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钢琴家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演绎。 ”他举例,在不同年龄段弹奏李斯特的《奏鸣曲》 ,一定会有不同的风格,而当一个阅历丰富的钢琴家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时,也会有更加复杂及成熟的想法,与20年前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