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大国崛起,打造中国式主旋律大片
——专家热议电影《红海行动》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红海行动》剧照

  由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博纳影业集团等联合出品的军事动作电影《红海行动》自2月16日全国公映以来,已获得超过25亿元的票房佳绩,同时在观众中赢得上佳的口碑,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堪称中国式主旋律大片的典范之作。

  对于这部现象级的主旋律电影,业内专家学者也给予了极高评价。由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办的电影《红海行动》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李准、张宏、康伟、明振江、吕国英、饶曙光、张德祥、高小立、尹鸿、汪守德、赵葆华、刘阳等专家学者共同分析总结了《红海行动》的成功经验,并深入探寻了商业电影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创新表达手法,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当代优秀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与生产。

  专家们认为, 《红海行动》生动彰显了人民海军“铸剑为犁、仗剑为民”的使命担当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是一次主旋律电影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尝试,影片精准运用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和叙事手法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创新表达,并通过现代电影的高科技手段,在大银幕上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是一部反映人民海军坚持我军宗旨、彰显大国担当的艺术佳作。

  《红海行动》里的一句台词“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 ,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印象深刻。李准认为, 《红海行动》故事的坚实背景是中国海军的伟大崛起,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军日新月异的发展。“创作者对人物性格逻辑、情感逻辑、动作逻辑进行了合理的把控,辅之以不逊于好莱坞大片的视听效果,让影片呈现出宏大的史诗气概,彰显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概。 ”李准表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影片没有简单地将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当作当代海军的精神制高点,而是将有国家担当的崇高集体主义塑造成中国海军最强大的精神来源,这体现了影片创作的精神高度。

  《红海行动》中街头大战的一场戏,“蛟龙突击队”战车疾驰而过时前景处闪过一个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牌匾,在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眼中,这恰是中国日益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绝佳隐喻和生动注脚。“正是在新时代的语境中, 《红海行动》才有了诞生的底气、大气和灵气,才极大地满足了新时代中国观众基于伟大复兴、大国崛起的心理期待、情感期待和审美期待。 ”康伟表示, 《红海行动》凭借高热度、高精度、高密度、高强度乃至带有轰炸性的视觉奇观夺人眼球,在各种向度上都实现了超越,做到了极致。“影片几乎完全放弃了由幽默等艺术手段构成的‘轻’的一面,而是以纯粹的重工业手段打造而成,全程强情节、高密度,让人目不暇接、喘不过气。 ”

  与此同时,康伟认为《红海行动》在视觉奇观的背后,更做到了“见人见精神” ,人物没有被动作、武器物化,而是充满家国情怀和崇高信仰的鲜活的人。“影片中‘蛟龙突击队’的八名队员,有担当、有血性、有情怀,他们为了国家利益和同胞安全不顾一切的崇高精神、不放弃别国无辜者的大爱情怀,十分打动人心。 ”康伟表示,“对‘蛟龙突击队’队员受重伤乃至牺牲的情节设计,更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张扬了久违的崇高美。这种崇高美,也是《红海行动》全程超燃的情感燃点。 ”

  《红海行动》密不透风的快节奏叙事让著名编剧赵葆华记忆犹新,他认为影片没有拘泥于从容不迫的文学叙事方式,而是淡化故事进程,强化场面、气势和行动,这成为影片俘获大量主流观众的重要原因。“影片旋风式的结构和快速推进的风格令人振奋,在动作场景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裹挟着强烈的‘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精神力量,堪称一种体现影像叙事力量的‘状态美学’ 。 ”

  在中国影协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眼中, 《红海行动》代表着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平,也代表着中国电影的工业美学水平。“在工业水平实现提升后,国产电影亟须建立起相应的电影美学——如何借助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和高科技手段,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生活与文化传统,建构起全新的电影美学,并与主流观众形成互动、交流与信任的关系,是中国电影正在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主流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任度有多高,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饶曙光同时指出, 《红海行动》对中国电影档期的拓展也作出了贡献。“过去春节档上映的大多是合家欢喜剧类电影, 《红海行动》的成功表明档期的热门类型并不是绝对的,只要影片品质过硬,就能够赢得主流观众的认可。 ”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十分赞同饶曙光的观点,他认为《红海行动》将国产电影的类型表达推到了极致,丝毫不逊于《拯救大兵瑞恩》 《血战钢锯岭》等好莱坞优秀战争片。他表示,高标准的工业化流程保证了《红海行动》的品质,这部影片完全有能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未来中国电影必须要走向国际,与好莱坞电影展开全球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传播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价值观。 《红海行动》的成功,对国产大片走向世界做出了有益启示。 ”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也认为《红海行动》有能力打动外国观众,因为影片聚焦“反恐”这一国际性话题,不仅通过撤侨事件表现了中国海军保卫侨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意识,同时也通过“蛟龙突击队”拯救外国平民的行动展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正义战胜邪恶,是全人类的共识。 《红海行动》一方面展示了中国海军的伟大力量,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中国的大国气度,体现了中国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