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东方情怀”的英雄史诗
——评歌剧《鉴真东渡》
栏目:聚焦中国民族歌剧
作者:仲呈祥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歌剧《鉴真东渡》剧照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演出的原创歌剧《鉴真东渡》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一亮相,便深深地震撼了在场观众。它不仅带来了别致新颖的艺术品相,让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东方情怀” ,也塑造了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英雄形象。用现代歌剧的形式来表现鉴真东渡这个古老题材,在当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表明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越来越自觉和自信地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贡献。对于这种艺术上的创新,我们应该更热情地鼓励,更真诚地评价。

  用歌剧讲好中国故事

  鉴真东渡这个故事流传千载,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的象征,也是大唐盛世中国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表现。鉴真“六次东渡”的过程极具戏剧性和象征性,具有极高的“书写”价值,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作为从西方舶来的艺术形式,歌剧主要通过演唱和音乐来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并塑造人物,如何用歌剧的形式讲好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是这部歌剧创新的重点。

  本剧在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突出和场景的选择上,不仅通过不断的突转增强可看性,同时尤其注重气象的表达。东渡的场景分成六幕,每一幕作为一个小单元又自成一个故事,同时六幕又层层递进,共同组成整个渡海的过程,这样的设计让故事本身气象宏大而又充实。而演员的演唱和舞蹈的设计、音乐、置景、灯光的配合,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浓烈的盛唐气象。同时,本剧特别注重写意性,以抒发中国精神为主。比如开场古筝用一个中国人、一个日本人来演奏,这种独具匠心的符号和意象,表现了中日两个国度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这让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观的概括,即“多样”“平等”“包容” 。再比如“海”的意象的反复出现,它既象征磨炼,也代表路途,衬托出了无畏的精神。可以说,这是一个有着浓烈东方情怀的故事,而歌剧的表达方式很好地呈现出了这种情怀。

  这个戏前半部分是“形式的意味”胜于“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感太强,便使情节和人物精神世界的细致刻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其实这样的形式感应该淡化,前后的“度”的把握应该适当。总体来说,歌剧《鉴真东渡》呈现精彩,表演精湛,希望经过修改加工后日臻精美,成为一部用歌剧形式呈现中国故事的,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更好的佳作。

  重塑充实的鉴真形象

  作为一部人物剧,如何塑造鉴真形象是这部歌剧的核心,形象立住了,这部戏也就立住了。鉴真具有多重身份,一个是僧人,一个是使者,一个是英雄。作为僧人,对其“佛心”的刻画至关重要;作为使者,其心怀天下,促进文化沟通的情怀是重点;作为英雄,其彷徨迷茫而又勇敢地与磨难斗争的无畏无惧的品质是关键。本剧在六幕的结构中,既使每一幕各有侧重,又串成一个“隐性”的成长过程,把这三种身份较好地呈现了出来。

  从六幕中鉴真形象的发展脉络看,后边比前边塑造得更好。六场戏用六个字点明主题,准确生动且富有意味。第一幕是“幻” ,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当天人冲突后展示了鉴真的非凡,他的境界比众弟子更高,凸显了以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思想者的认知和勇气。但作为歌剧,这场戏歌有了,戏剧不足;第二幕是“愿” ,表明了两国宗教界早就有了交流的宏愿。但这场戏没有把矛盾核心抓牢,没有围绕鉴真与众弟子的争议冲突来展开,来凸显鉴真交流宏愿之“宏” ;第三幕本来矛盾的焦点应该是“迷” ,但戏剧中心点放在了静海身上,展现他在迷途中的反省。因此前三场矛盾点有些分散,没有集中聚焦在鉴真身上;第四幕是“觉” ,这场戏矛盾冲突激烈,剧中体现的思想突破了封建束缚,融入了现代文明意识,这场戏用草药救助民生,写出了佛教的核心文化“慈悲为怀” ;第五幕进入到核心问题的“心” ,主要解决人的精神世界,即让宗教和艺术共同汇聚于人的精神世界;最后一幕是“慧” ,展现了主人公的大彻大悟,从中勾连到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日本的招提寺和中国的大明寺的结缘,这个结缘是用历史做一面镜子,告诉当代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宏愿,不要再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引申出和平的当代现实共鸣,也让鉴真的形象达到了充实的境界。

  鉴真虽然是一个英雄,但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也一定有复杂的精神世界,有恐惧、有不安、有失望,这样的形象才更加真实,也更有力量。在这一点上,这部歌剧还需进一步斟酌。总之, 《鉴真东渡》这部英雄史诗在中国哲学价值和精神传统的基础上把鉴真的丰富性塑造了出来,作为歌剧的形式,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对于这样的民族史诗,这个戏在之后的完善过程中,要站得更高一些、讲得更深一些、看得更远一些,坚定搞好这个戏的自信心,以多样化的形式、现代化的手段,把“鉴真东渡”这样的经典故事不断传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