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盛赞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 ——
对“60后”“70后”精神气质的深度探寻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海报

  作为描绘“60后”“70后”一代人成长历程的情怀之作,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展现了这个群体对于生活与精神的求索。如果说“90后”是年轻、活跃、勇敢的一代,“80后”是独立、迷茫与压力并存的一代,那么“60后”“70后”就是承上启下,同时受到传统文化、革命教育与新思想、新思潮深刻影响的一代。由果靖霖编剧,周友朝导演,张嘉译、果靖霖、刘佩琦、姜武主演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将故事开始的时间设定为上世纪70年代,以温情的笔触讲述了普通人家四兄弟从青年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表现了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家的奋斗故事。

  时代在变迁,在剧中四兄弟的成长岁月中,也贯穿着中国第一批个体户的诞生、改革开放、下海风潮、股市发展等诸多社会变革元素,但唯一不变的是四兄弟本色如初的亲情。他们对亲人呵护备至,对兄弟重情重义,对爱人一往情深,对信仰执著坚持,这些至纯至真的感情,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除了对一代人精神气质的深度探寻, 《生逢灿烂的日子》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代风味也呈现得格外细致。小到孩子手里的木头鸭子和弹弓、充满质朴气息的小院,大到热闹喧哗的胡同、斑驳的城墙,都充分展现了浓郁的年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剧中主人公们地道的京腔京韵,对北京人气质和精神的精准把握,以及对老北京生活的细腻再现,也令观众倍感亲切。

  《生逢灿烂的日子》自开播以来便一路稳居收视之冠,收获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好评。据统计,该剧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同步播出26天,共计25天占据省级卫视黄金档收视率排行榜首, 19天包揽榜单前两位,连续24天收视破1 %,最高收视率达1 . 599 %。网络收视同样喜人,爱奇艺VIP独播平台点击播放量超过15亿次。除高收视外,该剧播出之后也好评不断,成为各大社交媒体的热门讨论话题。

  由中国电影电视评论学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仲呈祥、饶曙光、李京盛、陈超英、赵彤、张德祥、张颐武、张卫、刘琼、高小立、李星文、童加勃、周志友等专家学者,与《生逢灿烂的日子》艺术总监、编剧、主演果靖霖,总制片人郑立新、关小红一同探讨了《生逢灿烂的日子》的热播现象。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认为在当下电视剧目标受众年轻化的整体趋势中, 《生逢灿烂的日子》勇敢地逆流而上,不盲目跟风市场潮流,自信打磨现实题材原创作品,基调沉稳厚重,朴素平实却不矫情、不煽情,自有一种静水流深的力量。

  谈及创作初衷,果靖霖坦言自己身处当下社会,会不断回忆年轻的时代,那时的年轻人普遍更看重理想,而如今很多年轻人更看重物质。同时,他也直言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现在电视荧屏上穿越、玄幻流行,也有人找我拍这类题材,但都被我拒绝了。我是学戏剧出身,现实主义深深扎根在我心底,我不懂那些玄幻的故事。既然指望不上别人,我就索性自己动手写出最想讲述的故事,创作了长达70万字的剧本初稿,经过删减,最后完成了43万字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剧本。 ”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用“底气强、底色浓、底蕴足”来形容《生逢灿烂的日子》 : “没有文化底蕴的作品是经不起推敲的。底气是对命运的不屈服,剧中四兄弟在命运的打击面前不退缩,这就是他们的底气,也是整部作品的底气。 ”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电视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 《生逢灿烂的日子》之所以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与这部作品并未过度依赖戏剧化矛盾、题材带有温度有重要关系。“与时下很多电视剧过度依赖IP、流量演员,情节发展高度依靠巧合不同, 《生逢灿烂的日子》中人物命运的跨度和起伏都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来推动,很多并不起眼的细节堆积出了饱满的情感,这十分考验创作者观察、分析和呈现生活的能力。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则肯定了《生逢灿烂的日子》的主题高度。“这部作品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富有哲理的叙事令观众获得思考。剧中的几位主人公,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实际上是在告诫人们:每一天都是灿烂的日子,经过不断前行、开拓、奋斗的历程,我们的心灵终将回归。 ”张德祥表示,“可以说,人生最大的圆满其实是找到心灵的归宿。 ”

  尽管《生逢灿烂的日子》亮点很多,但在与会的专家学者看来,这部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饶曙光提出,剧中一些角色的造型值得商榷,“比如张嘉译饰演的郭小海第一次出场时,造型和化妆都不够精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角色的认同。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则指出,该剧在台词和细节上还有一些硬伤,“剧中的梧州水灾,医院救护车上‘梧州’的‘梧’错写成了‘悟’ ;马京要跳楼时,阻拦他的保安穿着黑色制服,而那个时候北京的保安应该穿灰色制服;还有类似‘我去’这样的口语,都是21世纪之后才流行的新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