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表演艺术家良小楼诞辰110年专场——
一场“感恩的演出”纪念良师
栏目:现场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轮到相声演员李金斗和王文林上台了。在观众如潮的掌声中,两人走上台来,表情肃穆,转过身背对观众,朝着舞台背景屏幕上良小楼的黑白头像深鞠一躬。转过身面向观众,李金斗颇有些动情地说:“今天的演出很特殊,是一场感恩的演出。我们都是良老师的学生,都受过老人家的恩惠。 ” 12月17日,为纪念曲艺表演艺术家、教育家良小楼诞辰110年,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协、北京曲艺团承办的“良音妙曲绕小楼” ——良小楼先生诞辰110年曲艺专场演出在京举行。良小楼生前曾经教授过的学员——李金斗、王玉兰、王文友、种玉杰、王谦祥、李增瑞等,用曲艺表演的方式向他们的老师表达了纪念。

  当晚李金斗跟王文林表演的是一段传统相声《打灯谜》 ,据李金斗回忆,他跟王文林第一次合作是在1961年,两人说得也是这段《打灯谜》 。而那时带他们去演出的,正是良小楼。不只是李金斗和王文林,很多已经上了年纪的曲艺人谈到良小楼时,都“有话要说” 。生于1907年的良小楼从小学习京韵大鼓, 12岁获得“童龄坤星”的称誉,逐渐成为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并留下了《双玉听琴》 《英台哭坟》等经典曲目。“第一次听良老师演唱,是在64年前。 ”曲艺作家赵连甲,对良小楼精湛的技艺印象深刻。当时赵连甲在地处抗美援朝前哨的辽东省文工团工作,而“良老师”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 ,“有幸在战地聆听了良老师的演唱,非常精彩,印象深刻” 。

  有着精湛的技艺,也有一颗对曲艺热爱和敬畏的心,良小楼的一段往事让人津津乐道。“1953年的时候,良老师被安排到中央歌舞团说唱组工作,但中央歌舞团演出不多。1957年,北京市办起民营公助的曲艺训练班,就是北京曲艺团。为了能多演出曲艺,良老师就申请去北京曲艺团。 ”相声演员王文友介绍说,那时中央歌舞团是国营团体,而北京曲艺团是民营的,当时不允许从国营团体调到民营团体。“北京曲艺团的工资要比中央歌舞团少很多,但良老师二话没说就辞了中央歌舞团,高高兴兴地去北京曲艺团上班了。 ”

  在北京曲艺团,良小楼继续自己的京韵大鼓演出。据赵连甲回忆,当时曲艺作家许多创作了《党的好女儿徐学惠》 ,良小楼不到四天就把这个节目排出来了。“我们一看,跟乐队的配合、对作品的理解、对音乐的发挥,都特别到位。 ”许多感慨地说:“我写了一辈子曲艺,能让良小楼唱一段,值了! ”在演出之余,良小楼也担任了北京曲艺团学员班的班主任,她带出了众多像马静宜、孙鸿宴、马岐、李金斗、王文友、王谦祥、李增瑞一样的曲艺表演艺术家。不少知名歌唱家也曾向她请教,共同探讨演唱方法。她在课徒授艺的同时,还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学校讲课。

  相声演员李伟建刚进学员班时,见到良小楼就用他带有京腔的“连片子嘴”跟良小楼打招呼,“良老师”三个字说出口后,听起来很像“粮食” ,良小楼跟他半开玩笑地说:“孩子,我不是‘粮食’ ,我不解饱。那是三个字,你不能就用两个字说出来” 。这让李伟建意识到,作为曲艺演员,发音是多么的重要。良小楼对学生非常关心,“那时良老师是我们学员班的艺术指导,我们在哪排练,良老师就跟着我们,随时给我们指导。怎样吐字发音,如何运用气息,表演中如何运用眼神……我学到了很多,这让我受益终身。 ”单弦表演艺术家张蕴华回忆起来,依然感觉非常感动。

  良小楼结合自己的多年舞台实践经验,经过仔细研究,总结出鼓曲演唱吐字、发声、用气的一套方法和规律,用于教学。“良老师的吐字发音和她对声音的把控,都非常地讲究。她对声乐很有研究,她把西方独特的演唱方法和中国的民族唱法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 ”李伟建说。在纪念演出现场,良小楼的学生、京韵大鼓演员种玉杰表演了良小楼的代表作《双玉听琴》 。一曲唱完,种玉杰跟观众说起了他的一个遗憾。那年,种玉杰在外地演出,听说良小楼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很想回到北京把自己新交的女朋友带给良老师看看” ,因为良小楼生前对他的生活问题很关心。但当他回到北京时,听到了良小楼离世的噩耗,没有在最后见上良老师一面,成了种玉杰的遗憾。

  那一年是1984年,良小楼离世时77岁。33年后,当她曾经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纪念她诞辰110年时,站在舞台上的学生,也都成了满脸皱纹的老人。但正如王文友所说:“今天纪念良老师,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后辈不忘初心,不忘使命。 ”曲艺的“后辈”们依旧走在良老师走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