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音乐跨文化教学中的差异性?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如何面对音乐跨文化教学中的差异性?

——“跨文化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国际论坛”观察

跨文化教学研讨课现场

  汇多学科力量共促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日前,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承办、音乐学系协办的“跨文化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国际论坛”系列音乐艺术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院长贝特尔·克拉鲁普,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分别致辞。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进行了合作备忘录交换仪式,双方将进一步在国际交流领域的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等多领域展开合作。

  在主旨发言中,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及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等多位在跨文化音乐教学领域具有丰富实践与研究经验的中外专家和教师,从各自不同的学术视角出发,聚焦跨文化音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也为中国音乐国际传播建言献策。

  中外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力有别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性越大,这个民族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也就越大,这个民族被其他文化所关注的程度越大,被其他文化参考与借鉴的价值也就越大,它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也就越大。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家周海宏认为,在文化交融大潮下要保持审美品格的差异性,从事文化交流的艺术工作者要保持传统风格的纯正,音乐教学也应防止将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风格混淆。

  今天的学生所拥有的沟通途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便捷,社交媒体和现代通信工具使得他们可充分感受到世界各国的文化。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小提琴助理教授查尔斯·威泽比特别以“音乐无国界”为题分享了他在小提琴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比如融入西欧艺术音乐传统以外的音乐语言和文化,比如美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波斯音乐和非洲音乐以及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

  与查尔斯·威泽比融合式教学不同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宋瑾在今年夏天的为音乐孔子学院举办的“暑期音乐学院”中为外国学生教学时获得的思考与感受。他提到了选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也造成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困难,需要处理好这对矛盾,这就需要授课时首先要精准把握本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除了知识传播,还应有精神和情感上的正面感召和影响,并且需要遵循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四川音乐学院教师、青年二胡演奏家张国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特别谈到,不同文化思维的学生对音乐中美的感知力是有别的,许多中国学生耳濡目染的美学趣味,在国际学生中却可能不易领会其中真谛。他举例说,中国音乐中自古以来的线条性、写意的哲学思维;水墨丹青留白中不着色处的意境;音乐中无声与有声的契合;气息的调用;诗文与音乐的张力结构等,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东方文明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因此而产生了音乐跨文化教学中的差异性命题。

  音乐孔子学院:搭建一座理想的金桥

  2012年,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建立了全球首家以“中国音乐文化国际教育与传播”为核心的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5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派出32位中方人员(含中方院长、教师及志愿者) ,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开设了6门中国乐器演奏课和3门学分课,并在丹麦的十余所高中设立了中国音乐教学点,在中国音乐的国际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中央音乐学院率先开启的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事业的引领和启发下,北京语言大学在来华留学生艺术教育及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霞谈到,从2014年起,学校每学期面向全校留学生开设了16门音乐课程,学生每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两学时的系统学习,涵盖了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中国民歌、戏曲、二胡、笛子、民族打击乐、琵琶等。采用讲解与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中国音乐的表现形式如音调、旋律、多声部、单音线条等作为特色进行阐述,引导外国学生感受中国音乐之美。

  现任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李昕谈到他对“音乐孔子学院”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应该是多渠道多模式发展的,既有传统民乐的推广,又包括当代创作,还有更广泛的中西融合音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从创作到研究的学术构架;在积极拓宽中国与世界不同地区的专业音乐创作与表演的合作渠道的同时,还应努力探索音乐创作的专业性与西方观众专业接受能力的关系,尤其要设法提高外国听众欣赏中国音乐的能力;应该为年轻的中国音乐家奏响世界搭建一座理想的金桥,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音乐家与世界接触,并积极影响他们未来的创作与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还配套设置了跨文化研讨课。研讨课上,崔颖、张萌、曲帅和张国亮四位曾赴丹麦音乐孔子学院任志愿者教师的民族乐器青年演奏家,在现场进行了双语教学演示,并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四位专家刘月宁、谈龙建、李昕、乔佳佳进行了点评,台上台下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气氛非常活跃,这一具有创意的研讨与授课相结合的新模式也成为本次论坛系列活动中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