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四合院》:远去的人情社会,待弥合的鸿沟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情满四合院》海报

  一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讲述北京大杂院里生活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近日在北京卫视热播。剧中人穿着蓝工装,端着大茶缸子,土得掉渣。与此同时,该剧在豆瓣上获得8 . 4分的高分评价。一些“80后”“90后”观众也在追看该剧,热烈地讨论着这部电视剧的“三观问题” 。不少在豆瓣上给出低分的观众认为剧中的寡妇秦淮茹虽然一个人拉扯三个小孩、供养婆婆生活有点苦,可是她对喜欢她的傻柱尽占便宜,吃傻柱的,后来还住傻柱的,是“吸血鬼” 。还有网友不解地问:秦淮茹一个月27元的工资难道养不起一家人,还要接受傻柱的帮助吗?

  其实,从“三观问题”的热烈讨论已经看出年轻观众与过去历史生活的深深鸿沟。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这代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贫穷,自然而然就提出了“何不食肉糜”的反问。编剧王之理听到了这些声音,对此也深有感触。日前,在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主办的《情满四合院》专家研讨会上,他说:“年轻人这么评论,我想他们不了解北京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但是说有质的变化那是错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不忘初心’就是讲别忘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别忘了人的本性,别忘了中国人的人之初、性本善——本质上的一些东西,所以我在创作过程当中也把着重点放在这上面。 ”

  《情满四合院》是导演刘家成继《傻春》后的又一“傻”的电视剧,原来剧名为《傻柱》 。2009年,他跟编剧王之理就开始策划这个项目,就是想写北京胡同里的小人物“傻柱” ,嘴欠心善、心存大爱,以及生活在四合院里最朴实的老老少少的生活,来表现中国上世纪60到90年代的社会变迁、人情冷暖,特别是展现改革开放以后百姓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这部剧的剧本从打磨到完成历经了三年,接下来寻找合适的投资方用了两年时间。刘家成说,找投资用了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不少投资方对剧本有质疑,他们认为“你们这部剧太传统了,就不是市场流行的” 。刘家成就反问他们,如果不是市场流行的,为什么我之前拍的与之一脉相承的《傻春》《正阳门下》观众就爱看呢? 《情满四合院》开机后,受到的质疑就更多了,主要是因为没有用“流量明星” 。刘家成说:“用‘流量小鲜肉’演傻柱,那还是不是傻柱?我觉得对市场负责的同时更应该为作品负责。 ”

  剧中的傻柱善良仁义、情深义重,但他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好人,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力量,与损人利己、狡诈风流的许大茂恰成对比,四合院的善恶对比集中体现在这两个人身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说,傻柱身上集中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仁的精神,厚德载物、宽容待人,从而实现人文之和,“和”在此既包括天人之和,也指向人伦之和、忠义孝悌、温良恭俭让等等,当然这个尺度是否太宽也是众说纷纭的,值得商榷。她认为,作品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作出了生动的反思与批判,对国民性与人性弱点都抱之以微讽、反思与宽容的态度。

  编剧王之理表示,这部电视剧中四合院的灵感就是来自于他从小居住的地方,邻居和这部电视剧里一样是轧钢厂的工人。这样的生活与现在的年轻观众有距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在点评四合院的人际关系时说,“在四合院人际关系是相互开放的,在四合院里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院里所有人都可以观看,这既是一种约束同时也是一种包容。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成长道路,不仅仅是在轧钢厂里塑造的,很重要的是在四合院的生活中来塑造的” 。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谈到四合院里特殊的人情时说,我们是熟人社会,一个个家庭互相帮扶在剧中形成戏剧性关系,大家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形成了中国人重人伦、重人际、重交情,是非变得次要了,好坏变得更重要。傻柱一开始拿公家的公物回家,例如馒头什么的,接济秦淮茹一家,在西方社会这是不可容忍的事情,违背社会规则、违背法律的事情,但是在中国,我们觉得他是个好人,拿回来的东西是让小孩和自己所爱的人吃了,这件事是可以原谅的,这就是现实。

  在急速的社会转型当中到底什么是最值得留住、最为可贵的? 《情满四合院》给观众留下了这么一个话题,它以人伦亲情、人文关怀对抗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抵抗道德虚无主义。当然,如何有技巧地弥合几代人的认知上的鸿沟,让年轻人不忘来路,还需要电视剧的创作者们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