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民乐“玩”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栏目:品味
作者:越声  来源:中国艺术报

  9月3日,上海民族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推出了一台名为《如梦令》的专场音乐会,这台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的资助项目演出,证明了民乐的发展的“新路” 。

  音乐会的序幕从宁静致远的古琴独奏《流水》中徐徐开启,重新编排后的这首古曲描绘了悠远的自然景象,因此显得紧凑精练。接着是南北风格相互交织的竹笛二重奏《吐纳乾坤》 ,此曲用对奏的形式让高亢明亮和浑厚纯净的两种笛声相遇相融,音乐语言虽是传统的,但互相之间的音乐结构和关系却是现代的,这些巧妙的构思编排让民乐不断突破传统的约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形由意成、形意合一的女声、古筝与箫三重奏《如梦令》是本场演出的重头戏,女声用昆曲的演唱方式,唱出了李清照的宋词,传递出古典之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融进了民乐表演之中,给传统民乐带来了别具魅力的听觉享受。四重奏《如歌如诉》改编自《二泉映月》 ,在二胡和扬琴的基础上加入了两支箫,箫的和声衬托出了辽阔的音乐空间。

  质朴悠扬的笙竽五重奏《和鸣》由中国最早的和声乐器笙竽演奏,成语“滥竽充数”里的竽在中国早已失传,只有日本正仓院里还藏有中国唐代的竽。上海民族乐团有关人员特地找到乐器厂,凭借图片做出了一模一样的笙竽,从20厘米到1米多不等,让演出现场再现了古代的和声演奏,质朴悠扬的声音深入人的内心,达到了“声笙相吸”的情感共鸣。接下来气势磅礴的琵琶与打击乐六重奏《虞兮虞兮》 、引人神驰的丝弦七重奏《西江月》 、激越华丽的阮族八重奏《剑器》 ,直到九重奏《急急如令》 ,均以巧妙的构思编排、细腻别致的音乐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层次变幻的音响效果,达到丝丝入扣、乐传意会的美妙效果。

  显然,这是一台轻灵、抒情、精致的民族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现代的表现手法、古典的音乐语言、诗意的文人情怀,使这场音乐会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要让这样一场民乐的“接龙”浑然天成,考验着演奏家们的技艺和表现力,而乐团的演奏家们玩转多门乐器,各显神通,通过精湛的演奏与默契的配合,将民乐的趣味和深意不断释放,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他们精湛的技巧与默契的配合,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天地和价值,每一种乐器的不断发展,都需要融合一定的载体,乐器、乐曲、演奏、协奏……相互融入,相互融合,才会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