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题材电影生逢其时,大有可为
栏目:专家观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晓棠、陆柱国、韦廉、饶曙光、马维干、张东、贾磊磊、李一鸣等认为——

军事题材电影生逢其时,大有可为

电影《战狼2》中的冷锋是近期军事题材电影中英雄形象的代表之一

  关注战场,也要关注生活

  在年近九旬的陆柱国心中,军事题材电影始终是一座圣殿。令这位被盛赞为“一支笔描绘出人民战争的雄奇画卷,一腔血五十年银幕后默默耕耘”的著名编剧引以为傲的是,在他60余年的漫长创作生涯中,从未离开过部队,更未离开过军人。“创作军事题材电影,目光一方面要投向战场,另一方面也要投向现实生活。 ”在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联合主办的“纪念建军90周年军事题材电影播映暨座谈会”上,陆柱国这样总结道。

  1963年,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没多久,八一电影制片厂就向陆柱国下达了任务:创作一部以雷锋为题材的电影剧本。陆柱国和其他几位编剧马上奔赴东北,来到雷锋所在的部队,采访了多位雷锋的战友。几位编剧认为,既然是电影,就不能把采访到的雷锋的故事简单罗列出来,平铺直叙地讲他做了多少好人好事。“一部好电影还是得有生动的人物和细节。于是我们创作了‘王大力’这样一个虚构的形象,通过他与雷锋的相处,引出雷锋做的那些好人好事,并让他最终在雷锋的感召下,也开始学习雷锋精神。 ”电影《雷锋》在1965年公映后,引发了强烈反响,“雷锋班”的战士还写信对主创说:“我们的班长又回来了! ”

  1974年,西沙海战刚刚打完,陆柱国就领到任务前去西沙采访,准备将那场扬眉吐气的海战搬上大银幕。当年的交通十分不便,他先是坐火车到达湛江,然后乘坐南海舰队的舰艇到达三亚海军基地,又乘坐给西沙岛上军民送水的给养船,才最终抵达西沙永兴岛,在那里进行了实地采访。“我在永兴岛上待了一个多星期,采访了大量参与过西沙海战的当地民兵、渔民和海军官兵,收获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回到三亚后,陆柱国头脑里全是活生生的战争和人物画面,他仅用了10余天时间,便完成了电影《南海风云》剧本的创作。“如果不是实地采访,电影里的情节和细节不可能真实感人。 ”陆柱国坦言。

  与陆柱国一样,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韦廉也坚信优秀的军事题材电影是用脚步和汗水创作出来的。在接受导演《大决战·平津战役》任务后的一年里,韦廉先后参与修改了四稿文学剧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准备:查阅有关的回忆录、文献、文件和作战电报等文字资料上百万字;翻拍、拍摄有关的历史人物、场景、遗址以及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造型资料照7000多张;采访战役经历者300多人;熟悉当年战场、选看外景、场点200多个,行程6万多公里;在全军、全国范围选试演员200多名。

  “有了这个过程,影片才可能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认识和深入的发现。如今一些军事题材电影,凭着一堆史料就开始编故事,但史料不等于史实,史实也不等于艺术真实。 ”韦廉认为,创作既要尊重史实,又要尊重艺术。“急于求成,是当下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的弊病之一。 ”

  塑造英雄,也要表现平凡

  王成、董存瑞、李侠、杨排长、潘冬子……军事题材电影曾为观众奉献过无数的经典角色。在著名编剧马维干看来,当下的军事题材电影创作亟须英雄形象的回归。“军事题材电影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它能够展示战场上的奇观、表现生与死的较量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塑造英雄形象。 ”马维干表示,无论在什么时代,群众都崇拜英雄。“我国军事题材电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塑造了一大批朴实、纯真的英雄形象,之后发展到‘文革’时期的‘高大上’英雄,到新时期以来英雄逐渐走下神坛、成为普通人,再到如今一些影片矮化英雄,刻意打造‘痞子英雄’‘草莽英雄’ ,英雄的形象在大银幕上愈发缺失。 ”马维干认为,一个国家需要英雄,因为英雄是民族脊梁的支撑:“我们有责任旗帜鲜明地将英雄形象搬上银幕,塑造一批敢于担当、有血性的当代英雄。 ”

  当下的中国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军事改革,中国军队呈现出了崭新的格局,很多全新的作战理念和作战模式都在电影作品中得以表现。“如此火热的军情、军营,正是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的源泉。 ”军事题材电影研究专家张东表示,随着《战狼》 《湄公河行动》 《红海行动》 《中国蓝盔》等聚焦当下的军事题材电影的推出,她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影片在以高科技手段展示战场奇观的同时,对军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挖掘,以更加艺术化的手法讲述军人的情怀、责任与使命。

  张东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很多精英部队的故事被呈现在军事题材电影中,但一些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士兵却很少走上大银幕。“创作者既要表现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也不应忽视隐于幕后的军人,那些战斗在科研、文艺、体育战线的军人,同样也是部队的一部分。 ”张东表示,“我们要注重宏大叙事以及对家国情怀的展示,但小人物的小故事、小细节、小情趣、小情怀,也应在军事题材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 ”

  拍好电影,也要搞好发行

  上世纪9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接连推出了《大转折》 《大决战》 《大进军》等一系列堪称中国电影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军事题材电影,展现了解放战争中后期从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到全国大部分解放的那段峥嵘岁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李一鸣认为,这一系列鸿篇巨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全景式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军事题材电影类型十分多样,既有极为商业化的超级英雄影片,比如《美国队长》 ;也有表现战场传奇的影片,比如《兵临城下》 ;还有文艺气息较浓,偏重表现战争与人性、反思战争罪恶的影片,比如《现代启示录》 。 ”李一鸣分析指出,“ 《大决战》等一系列影片则是典型的人民叙事、英雄叙事,将历史再现和英雄传奇的创作模式相结合,开创了最具中国美学特色的军事题材电影类型。 ”他认为,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拉升到宏大叙事的高度,更彰显了中国人民对命运的历史性选择。“看完影片之后,观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国民党终将失败,而共产党必将获得胜利,并解放全中国。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也将军事题材电影看作建构国家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影片中再现历史,不是进行简单的事实排列,而是要在各种事实之间建构一种因果联系。优秀的军事题材电影在讲述战争历史的同时,也将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历史因果逻辑植入了故事之中。 ”贾磊磊以近期公映的军事题材巨制《建军大业》为例:影片中蒋介石一直沉浸在一种较为私人化的状态之中,甚至发出过“一个兵痞、一个书生,要跟我斗? ”的感慨,而毛泽东、周恩来、叶挺等共产党人,却时时刻刻都在深切关注着国家的命运。“蒋介石将国家命运的选择看成简单的个人对抗,这充分暴露了他的历史局限性,也预示了他与国民党必将走向失败。 ”贾磊磊分析道。

  近年来, 《智取威虎山》 《战狼》等影片的卖座,令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饶曙光感到欣喜,他认为军事题材电影是天然的主流大片,对观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理应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然而近期公映的《勇士》 《血战湘江》等影片,尽管在创作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收获了良好口碑,却未能取得理想的票房成绩。饶曙光指出,军事题材电影在不断增强品质的同时,也应进一步提升发行和传播能力。

  “据我所知,很多观众对军事题材电影是有需求的,但过于同质化竞争的院线体系,还无法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 ”饶曙光认为,这表明我国的电影市场结构还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应当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优化市场结构,让优秀的军事题材电影获得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从而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

  “回望是为了前行,老一代军事题材电影创作者们的丰厚和谦逊就像饱满的麦穗,麦到熟时方低头。 ”著名表演艺术家、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王晓棠表示,“希望我们对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的回望,能够激励当下电影创作者创造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新高峰,并激励年轻一辈的电影人像年过百岁的严寄洲导演、年近九旬的陆柱国编剧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题材电影创作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