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发布——
咱们的邻居怎么看中国电影?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3月16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与《现代传播》杂志社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2016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与文化形象构建”数据发布会。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发布了调研数据。黄会林介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是以外国观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数据调研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持并实施,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6届,形成了10万字的调研报告和5部《银皮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分析数据和研究依据,在国内外电影学界和业界得到了广泛关注。

  2016年,研究团队选取周边国家样本受众作为人口变量进行问卷调研。本次调研从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数据采集到分析过程共历时5个月,调研对象涉及16个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综合考虑各国人口比例及区域分布,发放了1610份问卷,回收1500份,其中有效问卷1493份,回收率为93 . 1 %,有效率99 . 5 %。本次调研对周边国家样本受众的观影动机、观影行为、观影效果进行了具体考察,对其通过中国电影认知中国文化符号、中国人文情感和中国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报告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中的传播现状及效果如何?第二,在样本受众中,接触中国电影与构建国家文化形象的关系如何?最终的研究结论可归纳总结为:

  东亚地区是传播洼地。中国周边国家数量较多、语种复杂、文化差异明显,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存在着市场自然选择、产业着力方向等诸多困难,由此导致观众年观影总量偏少、到达受众有限等客观状况,样本显示,相对于其他区域,东亚地区(韩国、日本、蒙古)是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洼地。

  通过对样本受众进行数据分析,课题组发现东亚区域样本受众在通过人际传播和网络传播接触中国电影资讯方面、在选择免费网络和电视资源渠道观看中国电影方面、在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对形成整体印象与符号认知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样本受众最认同中国电影中的“家国情怀” 。本次调研从社会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和家庭价值观这三个角度,设计了人与人平等、社会自由、尊重人性、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公正法治、廉洁、诚信友善、重视家族代际关系、崇尚集体意识、爱国情怀10个方面,考察周边国家受众通过接触中国电影对上述价值观的认知。

  通过数据分析,课题组发现周边国家样本受众认同度高的是中国电影中的“爱国情怀” “重视家族代际关系” “崇尚集体意识” ,可见,在“家国情怀”方面,亚洲人民“民心相通” ,未来中国电影可以在共同的情感基石上,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实现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年观影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对当代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问卷设计了孔子、汉语、书法、太极、长城、京剧、姚明、屠呦呦、张艺谋、中餐、中医、瓷器、茶叶、华为、微信、网购、高铁等考察指标,将样本受众的年观影量与其对一系列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年观影量的增加,对当代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明显提高。这一发现揭示中国电影是当代中国文化符号输出的有效载体,通过提高影片投放、产业扶持,辅之以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从影片类型、影片译制和传播渠道上加以优化,注重青年和高学历人群受众,从而有助于加强中国电影传播的影响力。

  样本受众对社会秩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印象较弱。调研数据显示,周边国家样本受众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对中国军事、经济、科技印象较为深刻,对社会秩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印象较弱。这一发现让人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媒体议题设置下,引导受众对中国产生了不客观的刻板印象,本结论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现实情况。课题组提出,电影作为艺术形态,在构建国家形象的过程中,更应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让中国电影在展现国家科技、经济、军事飞速发展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人文形象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现。

  样本受众认为中国影片存在“重制作轻内涵”现象。数据调研团队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影片制作技术与影片思想内涵两个因子。调研结果显示,周边国家样本受众对中国影片制作技术的印象始终比对中国影片内涵价值的印象更深刻。课题组认为中国电影人应跳出盲目追求“大制作” “大效果”的桎梏,自觉将中华文化底蕴和思想精华注入影片,在中国影片制作技术不断成熟的前提下,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体现。同时,随着观影频率的上升,受访者对中国电影所蕴含的内在价值理解也在逐步提高,这说明量变能带来质变,观影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对影片内涵的理解,加大影片输出力度、提高影片质量水平、提升影片内涵和立意,将有利于中国文化形象在周边国家的树立。

  武侠片和动作片在样本受众的观影偏好中名列前茅。本次调研延续了对电影类型偏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周边国家样本受众中,武侠片和动作片继续领跑类型电影,此结论与前几届数据调研的结论相得益彰,表明武侠片和动作片不仅在欧美等英语国家受到欢迎,在周边非英语国家同样受到青睐。可见,在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中,应重视这两种类型电影的制作和传播,在通过电影对外构建文化形象时,发挥其亲和受众的自身优势,更充分地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抒发真挚的民族情怀,显示自信自强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