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老子》:
当圣贤褪去光环,走到我们身边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们希望通过河南越调《老子》的创作和演出,充分挖掘出老子身上的现实意义,使其褪去‘圣人’的光环,化身为一个为民、爱民、亲民的智慧老人。 ”在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近日于北京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越调《老子》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北京站新闻发布会”上,“梅花奖”得主、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小梅如是说。

  3月10日和11日,越调《老子》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越调是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其唱腔高亢明快、醇厚质朴,深受群众喜爱。然而在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的记忆中,越调已经很久没有正式进京演出了。“当年越调大师申凤梅在北京演出的盛况,至今仍存留于老戏曲工作者和老戏迷的脑海中。 ”巴图坦言自己很喜欢越调,因为“这个大气磅礴的剧种与京剧十分相似,特别适合展现宏大的历史事件、刻画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人物。 ”看完演出后,他感慨道:“ 《老子》是对申派越调发展的一次深化和突破。 ”

  越调《老子》以中原地区深厚的人文历史为依托,首次将老子这一中华民族的圣贤人物搬上戏曲舞台,填补了老子艺术形象的空白。全剧以老子撰写《道德经》为主线,选取了老子人生中的几个闪亮片段,例如孔子登门“问礼”讨教为人处世的哲理;老子遇百姓疫情,毅然杀爱牛取牛黄为民治病;周王将老子爱徒紫葺册封为太子妃,企图留贤未果等。全剧结构紧凑,戏剧冲突强烈,展现了老子淡泊名利、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光辉形象。

  作为越调大师申凤梅的亲传弟子,《老子》主演申小梅在剧中的演唱行腔流畅高亢,对人物的处境和心理变化进行了细致的把握,成功地以当代视角诠释了一代圣贤老子身上有血有肉的正能量,传达了《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思想的精髓。为了生动而深刻地塑造出老子的艺术形象,申小梅不仅熟读剧本,还通过求教专家学者、查阅资料、认真研究、细心揣摩等方式,去接近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风度。“我试图在演、唱、念、做、舞中凸显老子的温婉、细腻、健朗、细微,尽可能将人物的形象浸润得愈发儒雅、洒脱、刚柔相济。 ”申小梅表示。

  创作始于2005年,上演于2008年的《老子》 ,是第一部问鼎文化部“文华大奖”的越调作品,并入选2010 - 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还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黄河戏剧奖特别奖”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被专家评价为“传统越调结合当代戏剧结构的一次成功创作实践” 。据介绍,从3月6日到5月31日,越调《老子》将在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全国传播交流推广巡回演出,共计演出2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