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广告冲淡了《朗读者》的文化味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孙仲  来源:中国艺术报

  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开播后,受到了广泛好评,连日来不断有媒体载文盛赞。 《朗读者》没有炫目的舞美,没有靓眼的表演,没有催泪的煽情,只有嘉宾们安静的朗读声,首播便获得了豆瓣9 . 4分的高评。以第一期为例,开场有李云迪的钢琴伴奏,结尾有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中间有艺术家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医务志愿者蒋励、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一对普通夫妇等“明星+素人”的倾情朗读,再加上董卿的完美主持,不仅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也让观众获得了文学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嘉宾们朗读的内容,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抑或是家书等,都围绕“遇见”这一主题,且以情为重,深深打动着观众,感染着观众。每位嘉宾在朗读前与董卿的交谈,尤其是所讲述的人生经历,同样很精彩。就连无形之中产生的常识传播效果,也成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方面,比如不少人感慨,濮存昕在提到老舍时一直在说老舍(shè) ,原来不是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总而言之, 《朗读者》算得上一炮打响,获得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也成为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档标志性、现象级文化节目。照此走下去,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欢迎,也必将在文化传承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节目中的广告太多,商业味太浓,又让人觉得美中不足,同时也担心因此冲淡了其文化味。

  《朗读者》除了片头片尾以及中间插播的常规广告以外,还有很多植入性广告,非常扎眼和刺耳。尽管广告的商家只有一个(某汽车制造企业) ,广告的内容也很简单(汽车的名称、商标、照片、模型及宣传口号) ,但几乎一刻不停地轮番出现在观众视野里,实在让人受不了。比如,电视屏幕的右下方,通常打出的是正在播出的节目或剧目的名称,而《朗读者》播出过程中的屏幕右下方,打出的却是广告——大大的车身照片,下方是车的名称及款式。而且长时间出现在那里,有时感觉就像是节目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偶尔换成了节目的名称,“朗读者”三个字的上方也紧贴着一行广告——汽车名称与商标。再比如,舞台背景中有一左一右两个大大的“朗读者”名称字样,每个名称的上方都有汽车名称与商标,而且时不时地以特写镜头出现在电视画面里。这种把广告和栏目名称捆绑在一起的做法,与其说是广告策略,不如说是强行宣传,让观众想不看都不行。

  节目中,有一个环节是主持人在每一位嘉宾登场朗读之前,先在第二现场对其进行访谈。而在访谈室里正对着镜头的那面墙上,左上方有汽车名称及商标,中间悬挂了一台大电视,电视里循环播放第一现场的舞台背景,也就自然要出现“朗读者”的名称字样及其上方的汽车名称与商标了。董卿和嘉宾之间的茶几上,还摆放了一个汽车模型,跟电视屏幕右下方不停出现的车身照片一模一样。更有甚者,有几次,电视屏幕右下方的车身照片,和茶几上的汽车模型,还有墙上大电视里的广告画面,以及左上方的汽车名称与商标,四者竟然同框,形成左中右、上中下多位一体的全覆盖广告画面。如此精心设计,真是把广告做到了家。这些还不算,主持人在介绍每一位嘉宾之前,都要先来一句“行有道,达天下。这里是××汽车独家冠名播出的《朗读者》 ” ,以“朗读”方式再为汽车厂家做一次广告。而电视屏幕下方的横向移动字幕,也不时打出围绕该汽车的广告语及性能介绍。甚至每一位嘉宾出场时,后期配上去的嘉宾姓名及身份简介,也是以汽车照片拖曳出来的方式……

  观众能理解制作电视节目离不开广告费支撑。但是,过度依赖广告,甚至是屈从于广告,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尤其是作为文化类节目,更不该因广告太多而打了折扣,掉了身价。尤其是一些收视率比较高的选秀类节目,完全被商业绑架,非常令人遗憾。比如某喜剧类选秀节目,从主持人的串联词,到演员的开场白、结束语,甚至是表演过程中的台词及包袱设计,都赤裸裸地为某手机做广告,几乎把节目当成了手机大卖场。而作为央视,尤其是作为《朗读者》这样的高层次文化节目,不该被广告困扰吧?广告太多,既冲淡了节目的文化味,也有可能让观众反感,那就得不偿失了。

  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自然包括电视节目不能被商业绑架。 《朗读者》之类的文化节目,为什么不可以远离广告或少些广告呢?我相信,如果真能摆脱广告束缚的话, 《朗读者》必将更纯粹,更耐看,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