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剧场《唐诗逸舞》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舞蹈本身就是有诗性的”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剧《唐诗逸舞》剧照

  在舞蹈剧场《唐诗逸舞》于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1月1日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之际,该作品的主演兼编舞唐诗逸时常被问到这个问题:这部作品的名字该怎么读?是唐诗·逸舞,还是唐诗逸·舞?对此,唐诗逸的回答是:“我们最初也想过怎么来断句,后来觉得为什么要限制那么多,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理解。 ”

  这是青年舞者、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演员唐诗逸在出演了多部舞蹈作品后,首次自己创作的一部舞蹈作品。 《唐诗逸舞》将唐诗和中国古典舞结合,选择了3首唐诗《春江花月夜》 《长恨歌》和《剑器行》 ,以诗入舞。 《唐诗逸舞》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任艺术总监和编导。这也是继《碧雨幽兰》 《乡愁无边》和《水月洛神》后,两人的第四次合作。“舞蹈和诗是相关的,舞蹈本身就是有诗性的。 《唐诗逸舞》是唐诗逸的个人专场,这次她想做自己的舞蹈,我们特别契合地找到了唐诗,从唐诗中吸取营养,展现一种新的对古典的认识和态度。 ”佟睿睿说。

  唐诗逸曾多次在国内大型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在她毕业后从事舞蹈表演的7年里,“跳了很多角色,饰演了各种各样的人物” 。2014年年底,她受了一次伤, 2015年就休息了一年,正是在休息的过程中,她有机会停下来思考:我的舞蹈生命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如果就此结束了,我是否已经跳到了我想达到的目标?这个问题带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冲击,最终促使她要做自己的作品。

  《春江花月夜》 《长恨歌》和《剑器行》分别诞生于唐代的初期、中期和晚期。“以唐诗入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完全复制唐代风貌,不像有些舞剧,要去做唐代的布景和服饰,我们是把唐代的精神和气韵,用东方的审美,加上古典舞的身体,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作成一部舞蹈剧场。 ”唐诗逸解释。这三首诗分别对应三段舞蹈,它们非常不同。“第一段是讲述自然,表达万物生生不息;第二段是讲爱恨,时之有尽,情之无限,是对情感的思考;第三段却是癫狂的,矫若游龙,奔放纵逸,是一种唐代的气质。 ”

  “ 《唐诗逸舞》对每首诗的处理都是不一样的,对《春江花月夜》偏重哲学解读,对《长恨歌》偏重情感建构,对《剑器行》偏重形式塑造,对每一篇的演绎都在探索一种可能性。 ”佟睿睿说,“创作这部作品的吸引力正在于此,因为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包括唐诗逸,都想做自己的舞蹈,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她介绍,在《长恨歌》的篇章中,在古典舞的形式中加入了现代元素,试图以唐代为依托,表现一种超越时代的人的情感。在《剑器行》篇章中,水袖的加入使得整个舞蹈刚柔并济,水袖作为对身体的一种延展,很能体现古典舞的气韵。

  “整体来说,从这部作品中,你能看到一个‘唐代’的脉络,也能看到当今的人对这三首唐诗的理解,也许你最后看到了《长恨歌》的痛感, 《春江花月夜》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剑器行》中那种舞与书法的气贯相通。 ”佟睿睿说,“这一切感受在当代也是不变的,用身体表达文化,是我们做舞蹈剧场最想达到的目的。 ”

  佟睿睿介绍,舞蹈剧场这个概念最早是在西方提出的,一些艺术家包括舞蹈艺术家,利用剧场的平台,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人生的感受。近年来,舞蹈剧场这一形式比较多地被国内的艺术家接受和运用,因为很多年轻艺术家受资金限制,很难一开始就创作大型舞剧,但他们想创作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于是舞蹈剧场成为一个合适的平台。“ 《唐诗逸舞》这部作品不是舞剧,也不能叫舞蹈诗,它有自己的质感和面貌,不是由一个具体的人物串联故事,也不是一个宏大叙事,就是让观众感受东方的肢体和中国古典的味道。 ”

  《唐诗逸舞》的音乐创作由作曲家郭思达担纲。创作之初,他就抛开了传统古典舞音乐创作的概念,将电子乐、民族乐器、打击乐、管弦乐等音乐载体以更大胆的方式跟舞蹈相结合。同时,他还提取了古曲《春江花月夜》 《长恨歌》的音乐素材,加以提炼和变奏,在与古曲的多次对话中寻找自己所感受和领悟的唐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