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再塑英魂》:
“塑中有塑”的英雄叙事新探索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两集电视纪录片《再塑英魂》 ,通过跟踪拍摄几组雕塑家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塑造八组英雄雕像的创作过程,以独特的视角,循序渐进地展现了燕赵大地许多不为人知的抗日英雄故事。全片在艺术家雕塑英雄的现实历程中,穿越历史,寻找英雄,丰富而立体地勾勒出当年抗日英雄们的精、气、神,最终将之物化并浇筑定型……其间,现实与历史勾连,后辈与前辈对话,个体与群体映衬,一个个真实而光辉的英雄故事建构起鲜活的英雄形象。该片在主题立意、叙事特色、艺术手法及人物塑造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挖掘,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目前一些国产抗日影视剧为了追求眼前的收视率,不惜娱乐英雄、解构英雄、矮化英雄、丑化英雄,将昔日保家卫国英勇流血牺牲的一代仁人志士随意描摹、任意涂鸦,导致是非混乱、黑白不明。有鉴于此,纪录片《再塑英魂》开头经过随机采访,发现年轻一辈对抗日英雄记忆模糊,甚至冷漠淡忘, 《再塑英魂》中的雕塑家与此片的出品单位、主创人员一样,深感责任重大,他们创作和雕塑英雄的过程,实质上就变成了一个重新走进历史深处,深入寻找英雄、还原历史,再塑抗战英魂的过程。苏联著名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曾把拍电影形容为“雕刻时光” ,在此,同样可以说雕塑家们创作抗战英雄的物化过程,也是在精心雕琢一段历史,尽心镌刻和浓缩抗日英雄人生。

  全片从雕塑家的视角出发,以跟踪拍摄为叙事主线,融历史影像和现实进程为一炉,层层剥笋、循序渐进地展现了雕塑家们创作长城抗战第一枪、东北军独立第九旅、孙永勤、武士敏,以及李混子抗日民兵群体、节振国、包森等抗日英雄雕塑的过程。

  这一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不断探寻和发掘英雄的过程,是抗日英雄之所以成为抗日英雄的逻辑证实过程,也是他们从普通中国人成长为英雄形象的完整过程,两条叙事线索密切配合、有机联系,终而殊途同归,将“再塑英魂”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呈现开来。明线是雕塑家的创作行为,既要处理创作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丰满与否,也要照应雕像与安置空间的现实关系等问题,但纪录片的重心显然不在于此,其背后的线索才是更为关键的,即历史英雄的还原进程。为此,雕塑家深入乡间,采访英雄后人,拜访专家学者,亲历这些英雄人物生前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在现实中追思历史、缅怀英雄,后辈与前辈就此开展对话,将抗战英雄的个体形象与群体相互映衬,从而完成整部纪录片的英雄叙事和人物建构,既避免了画面加解说的单调模式,又在艺术手法上令人信服地感受到雕塑家们艺术创作的良苦用心。这一“塑中有塑”的精巧结构,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