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其实有更多的可能性
——中印之间的影戏对话
栏目:艺术交流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皮影和京剧的跨界作品《灯官油流鬼》剧照

  Rajeev Pulavar拿着一只黑色的鹿的皮影,唱起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一段,随着两只手的翻转,这只鹿在歌声中灵活地变换各种姿态。鹿身上有很多小孔,光投过来,在幕布上就形成了一头斑点鹿。Rajeev Pulavar是印度喀拉拉邦皮影戏传承人, Pula - var家族已有十六代皮影传承历史。Rajeev Pulavar说,在印度《罗摩衍那》传统皮影戏的表演中,只唱鹿,就可以唱4到6个小时。作为迷你影戏节的系列活动之一,“中印影戏对话”活动日前在北京举办, Rajeev Pulavar所在的印度影子解放剧团和中国的韩非子剧社的多位成员到场,交流探讨中国和印度皮影戏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从传统戏到现代故事

  “爸爸对我说,人类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开始跳舞了,这是人类原始的艺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皮影戏,而且每个国家的皮影有不同的形式,后来很多新兴艺术比如电影,都是源于皮影戏,很多皮影戏艺人都认为,皮影戏是很多艺术形式的源头。 ” Rajeev Pula - var说,在印度,过去的皮影戏主要演绎的是《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部印度史诗,但现在剧本和故事也在发生变化,当代元素被融入,比如会讲甘地的故事、耶稣的故事,同时,也会在皮影戏中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他自己就正在计划做一个环保题材的故事。

  中国的皮影戏有2000多年历史,在多个地域都有覆盖。韩非子剧社社长韩迟介绍:“中国皮影戏的经典故事很多,传统戏题材包括神鬼类、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曾排一些现代题材的戏,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儿童剧。 ”她表示,韩非子剧社的创作不会纠结于题材,而更看重实验性,“这种实验性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和找寻皮影戏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尝试和各种艺术门类的跨界合作,一直在尝试创新,就是不断实验、不断推翻,再不断实验、不断推翻的这样一个创作过程” 。

    要让影人有呼吸,就得动起来

  以前中国的皮影,影人只有身体能动,头是不能动的。韩非子剧社艺术总监、演员韩星说,影人的头不能活动,对艺人来说演绎人物是有限制的。这一限制如今已被突破。他拿着一个丑角的影人介绍, “人物必须有情绪,有生命,有生命的表现就在于他会呼吸,所以他的头应该是永远在动的。丑角给人的印象就是有点贱和浪,这样的特征就可以通过很多细节,比如他的手、他扶腰的姿势等呈现出来” 。这样更细致的表演,就需要两个演员在幕后共同操作一个影人,一个人专门负责影人脚的动作,有时候甚至需要三个人,配合的难度就会更大。

  韩星之前学过木偶制作,他把木偶制作的经验用到了做皮影上。“装置是皮影制作中很关键的部分,怎么装影人,决定了它最终能如何在舞台上呈现。 ”韩非子剧社近几年创作的皮影和京剧的跨界作品《灯官油流鬼》 ,多次受邀参加各大艺术节及优秀剧目邀请展。剧中人物如京剧行当一样,分生旦净丑,在皮影表演过程中,也融入了戏曲元素。比如,作为一部鬼戏,剧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包公要游走于阴间和阳间,所以设计影人时,给他加上了水袖,帽饰也是可以拆卸的,便于人物到阴间后换朝服和官帽。

  Pulavar家族也在世代传承中逐渐改良皮影。Rajeev Pulavar介绍,在印度喀拉拉邦,过去皮影影人主要有三种姿势,分别是站着、坐着和走路。站姿和坐姿是只有一只胳膊可以动,走路时是两只胳膊可以动。到了他们家族传承到第10代和第12代期间,给影人增加了更多的动作和姿态。在中国现在的皮影用日光灯作为光源时,印度皮影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光源,即油灯,数量会达到21盏。“现场火光闪现,非常美。 ”Rajeev Pulavar说。

    当下,皮影戏如何发展?

  和中国一样,随着更多元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皮影这一古老的表演艺术逐渐退出主流市场,看皮影已不是主要的娱乐方式了。“在印度,虽然现在看皮影的观众少了,但还是会认可它,他们相信影戏会带来好运,比如风调雨顺、庄稼会长得更好。 ”影子解放剧团创始人Evan Hastings说,现在印度的皮影艺人会做一些小型影人,放到旅游区当做商品卖,会有不错的收益。他的影子解放剧团,是作为他所任教的大学的一个项目,因此会得到学校的资金支持。对于Rajeev Pulavar这样的皮影艺人,他会去到各地做表演和演讲,以此换取一些收入。过去演一部《罗摩衍那》 ,最短需要7天,最长71天,常规的是21天。21天的演出版本,每天晚上也要演10个小时。“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这样的时间长度很难让他们看下去。 ” Rajeev Pulavar说,“所以我爷爷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罗摩衍那》缩短了,精简成一个小时就能演完的剧目。现在我很多时候演出的,就是这个版本,这样就更容易找到观众。 ”

  作为民营剧社,韩非子剧社在北京发展了18年。1998年到2003年,剧社成立最初的这几年,是韩迟的迷茫期,“完全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出现转折是在2005年,韩迟认识了一个法国导演,合作创作了皮影和京剧的跨界作品《灯官油流鬼》 。这部作品的成功为韩迟打开了另外一种思路,“突然就找到了一种艺术表达的理念和态度” 。所以,韩非子剧社现在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传承和发展皮影艺术,“我们从来不介意跟任何艺术形式和艺术家合作和探讨” 。韩非子剧社打造的一部皮影和肢体戏剧跨界的新作品将于9月上演。

  在Evan Hastings看来,在黑暗中影子带给我们很大的想象力,这是由摄像机拍摄或者电脑模拟的画面不能达到的效果。“皮影戏有视觉性和叙事性,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传统皮影戏都有大量叙事性的内容,这部分会让现代观众觉得无聊。 ”所以Evan H ast - ings认为,皮影戏在当代的发展,可以在视觉性上下功夫,放大它的视觉效果,比如用更大的屏幕。同时还可以加强互动性,让观众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