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将“卡门”植入当代中国社会
栏目:新青年
作者:本报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

电影《北京卡门》剧照

  “叶门这个人物比较有性格,我把现代舞蹈元素加了进去,并加进了佤族舞蹈原生态狂野的元素,构成了不一样的影像风格。”

——王凡

  有限的制作成本内,改编国际化的故事和题材,邀请来自奥地利和德国的摄影组加盟,来自美国的演员出任男主角,如此“国际范儿”的电影《北京卡门》 ,很难想象出自一位青年女导演之手,且是她的长片处女作,自编、自导并担任制片人。4月6日,这位初出茅庐名叫王凡的导演携影片到北京万达影院放映,与国内观众见面交流,分享她的拍摄经历和艺术心得。 “这是我的导演处女作,很难给投资方确切的回报保证,这类影片在当前的国内市场是具有原创性和探索性的。 ”王凡表示,因为自己长期从事中外合拍片的研究与实践,就想把一些国际的做法带到国内的电影创作中,不同于目前国内常见的喜剧片、青春片、魔幻片等, 《北京卡门》是她在电影类型方面做的一个新尝试。

  西方经典IP 《卡门》 ,是法国著名作家梅里美的同名短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是1984年上映的法国音乐剧情片,也是2003年西班牙语对白的国际合拍爱情片……如今,年轻的中国电影导演首次挑战这一经典IP,将其“改编”成音乐舞蹈爱情片,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冒险。

  《北京卡门》采取“戏中戏”的结构模式,讲述了能歌善舞的云南佤族女子叶门,为追求自由,只身闯荡北京,在打工中偶遇正在排演《卡门》舞剧的美国现代舞编导科恩。叶门泼辣率真的个性、随性起舞的自由浪漫深深地吸引了科恩,他认定这就是自己要寻找的舞剧女主角卡门……但与此同时,叶门充满激情、渴望自由的内心本质也逐渐被科恩发现,于是在爱与痛的夹角,演绎出一个“戏中有戏” ,卡门就是叶门、叶门就是卡门的令人嘘嘘不已、荡气回肠的“北京卡门”故事。“这是一部颇有诚意的作品。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用心刻画和精心雕琢了一个充满野性与在宿命中代际轮回的佤族女子。在追求爱情、理想与自由的旅途中,她不再是叶门,也不是卡门,而是你,是我,是流连在乡间瓦舍与钢铁森林间乐此不疲的芸芸众生。 ”影片放映结束后的交流现场,有观众如此感慨,声称有发自内心的共鸣。

  “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历时4年。 ”王凡介绍,剧本阶段几经打磨,曾入围2013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中国新影人基金”单元,获得过201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及多个中外合拍论坛的优秀项目奖。开拍前,她还多次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实地采风, “叶门这个人物比较有性格,我把现代舞蹈元素加了进去,并加进了佤族舞蹈原生态狂野的元素,构成了不一样的影像风格。 ”王凡说,在这部影片中,先有故事,后才进行舞蹈设计,故事是主体和核心,舞蹈只是表现手段,始终是为故事服务的。2015年,导演凭借该片曾获得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青年影片”奖,并在第40届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中西电影人联盟颁发的“崛起之星”奖,还曾入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竞赛”单元等多项国际影展。

  如此“初生牛犊不怕虎” ,王凡坦言主要原因有两个。作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外合拍电影研究”的学者,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和积累中外电影合拍的国际经验和制作模式,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平台积极推动中国电影与欧美国家的制作与交流。“中低成本国际合作电影,是中国电影新力量接轨国际的主要渠道之一。 ”王凡说, 《北京卡门》就是她倡导这一合拍理念的具体实践,而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电影人的响应和支持。并且,早在2005年,王凡作为摄影助理,参与过中外合拍片《蒙古王》的拍摄。在这个剧组,王凡协助摄影指导记录技术参数,包括镜头、焦点、滤镜、打光、摄影机走位图和演员走位图等,同时负责现场摄影组与灯光组、器械组、制片组和副导演组的沟通,并参加导演摄影会议、翻译摄影指导准备的次日镜头,与各组沟通落实细节。 “特别有幸参加这个剧组的工作,我的创作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王凡说,她曾参与多部中外合拍片的制作,这部《蒙古王》的灯光和录音团队获得过美国奥斯卡奖,电影本身也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后来跟别的导演组,合作中又学会了分镜头。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给王凡执导《北京卡门》插上了现实的翅膀。

  “从事电影之前,我专业学习舞蹈,一开始跳古典舞,后来转到民族舞,再后来转现代舞。 ”王凡说,她做过舞蹈编导,之后读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英美文学专业、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学研究生,所以对于影像和舞蹈动作感、画面与音乐的配合,有她自己的思考。“现代舞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我喜欢这种独特的、直面当下的真实感受。 ”王凡说,其他舞种很难承载卡门这个人物形象,“现代舞可以,也很适合电影去表达,我想尝试一下” 。

  事实上,导演《北京卡门》之前,王凡在舞蹈与影像的融合上,已有较多的经验积累和探索,可谓厚积薄发。2008年,她以导演助理的身份,参与制作中澳合拍片《最后的舞者》并在片中饰演角色; 2011年,执导纪录片三部曲《现代舞在中国》 ; 2012年,导演中美现代舞题材的纪录电影《身体的滋味》 。因此, 《北京卡门》的诞生不是偶然的。 “刚开始时我一直单独在做,后来通过参加各种论坛、创投会等逐渐融资,第二笔资金到位后才正式建组。 ”王凡表示,这部电影的开发阶段非常艰难, “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

  在《北京卡门》里,王凡既是编剧、导演,又是制片人,还在剧中出演一个舞者的角色。“题材的限制,舞蹈的专业元素,双语的工作环境,再加上预算有限,要控制成本,还要保障剧组工作人员的安全等,决定了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不好找。 ”王凡颇为无奈地说,她就是制片人的最佳人选,工作非常累,但好处在于能把她所认为的中小成本合拍片的理念和制片模式做下去,把外面与她曾经合作过的优秀团队和业界朋友带进国内来,这对于推动中外低成本合拍电影制作模式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北京卡门》作为王凡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从故事表达到美学追求,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很多环节都可圈可点。在叙事上,她不做传统意义上的改编,而是大胆将“卡门”这个西方经典人物形象作为一种精神符号植入当代中国社会,附着在云南佤族女子叶门身上。 “美术设计上做减法,舞蹈编导上对人物的把握要里外统一,灯光要考究,音乐设计都要原创,而且每做一个小样都要置于全片中考虑是否合适,细到增减一件乐器” ,王凡说,每个环节都要把各工种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包括邀请来自国外的摄影指导做分镜头脚本,“机位、景别、镜头运动、两台摄影机的配合等等,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

  对于影片的宣发, “我们不着急,先酝酿一段时间” ,王凡说不计较一部电影的票房得失,“更看重小成本、国际制作、注重品质等这些大格局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