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上演“英雄·颂”音乐会——
以饱满诚意“向古典致敬”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金秋十月,杭州爱乐乐团在京、津两地进行巡演,10月19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英雄·颂”音乐会为这长达8天的巡演历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这是杭州爱乐乐团第二次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第一次还是2010年国家大剧院的第二届“中国交响乐之春” ,成立不久的杭州爱乐乐团曾以独特的“杭州声音”震惊京城。

  时隔5年的这一次演绎涵盖了瓦格纳、勃拉姆斯和施特劳斯三位古典音乐大家的经典作品,以饱满的诚意向古典音乐致敬。而大剧院音乐厅的完美音效,也给演奏员注射了一剂兴奋剂,令现场上千位观众一饱耳福,掌声经久不息。在音乐会前采访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杨洋时,他特意提到音乐会的命名,之所以取名为“英雄·颂” ,不仅是因为音乐会演出曲目中包含了施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 ,小提琴演奏家宁峰和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也联手献上了勃拉姆斯的《二重协奏曲》 ,这两位在国际国内响当当的演奏家从建团之初就陪伴杭州爱乐乐团共同成长,两位“英雄”的弓弦“共舞”也是亮点十足。

  音乐会以瓦格纳的歌剧名篇《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拉开序幕,乐曲明朗活泼,轻松愉快,小提琴的温情演奏洋溢着歌剧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意。接下来登场的勃拉姆斯《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是交响乐创作中的杰作,也是考验指挥家和乐团的试金石,被赞誉为“德奥古典主义最后的丰碑” 。勃拉姆斯的作品虽然没有贝多芬那种气壮山河、高亢的豪情,却充满了深邃的内省和哲理的思辨。经过数次合作演绎,这首作品无论对于乐队还是两位独奏家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算得上是“经典保留曲目” 。从第一声琴声交融,到眼神的互动,多彩的二重奏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精彩,它们时而与乐队交替,时而又游离于乐队的协奏之外,两人和由杨洋指挥的乐队保持着充分的默契,将勃拉姆斯丰富矛盾而又浪漫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宁峰和秦立巍都曾是杭州爱乐乐团的驻团艺术家,分别是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获得者和第11届柴可夫斯基国际比赛银奖获得者。在音乐会的下半场,宁峰首次担任乐队首席,与乐队一起献上了长达50分钟的“高配版本” 《英雄的生涯》 。该曲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一部交响史诗级作品,并被誉为预告施特劳斯交响诗创作巅峰期之作,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是继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后,又一部表现英雄主义的交响力作。这部作品不仅考验着乐队的技艺和耐力,也考验着观众的耐心。第一段“英雄”结尾之后稍作停顿,指挥杨洋迅速带领乐队进入了剩余的角力,从“英雄的对手”到“英雄的荣休和功德圆满” ,一气呵成。施特劳斯的作品往往都是在最后到达发狂的境界,但始终又沉寂在一抹孤寂和遗憾中,并由此取得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宁峰演绎的小提琴华彩篇章精细动人,成为下半场的最大亮点。乐曲最后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作结,庄严肃穆,也辉映了英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