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反腐枪声》:聚焦共和国第一桩反腐大案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将于近日在全国公映的电影《反腐枪声》以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作为开场。由于一批饼干变质、劣质雨衣透水,我军发生重大冻伤、冻死事件,此事引起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震怒。影片以此为切入点,着重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检察署党组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李六如受毛主席委托,督办共和国第一桩反腐大案的历史往事。

  这部由潇湘电影集团导演周琦、西安电影集团导演马德林共同执导,著名表演艺术家周里京、唐国强领衔主演的反腐题材影片,受到了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在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的当下, 《反腐枪声》的创作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这是一部记录共和国法治进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展现老一辈革命家追求信仰、直面真理、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电影,也是一部反腐题材的佳作。 ”近日,在由潇湘电影集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检察出版社、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电影《反腐枪声》观摩研讨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谈到。

  对于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创作而言,反腐题材属于稀缺资源。“因为这种题材‘雷区’较多,特别不好拍。然而,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向腐败宣战,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正是在与腐败的斗争中走向成熟的,所以这样的电影又必须拍。 ”周琦和马德林共同表示。以检察官为主要人物的电影,在很多人看来属于行业片,但两位导演却认为, 《反腐枪声》不该只是一部行业片,更应当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剧情片。所以他们决定“在前半部用悬疑、侦破牵住观众,后半部通过情感外延打动观众” 。 《反腐枪声》的故事通过纵横两条主线展开,纵向部分是指“过去时” ,横向部分是指“现在时” 。“在历史与现在的贯穿下,我们重点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形成史诗性和浪漫主义的结合,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让影片既具备史诗般的神韵,又拥有鲜明的现代个性,在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困惑间实现张弛有度。 ”

  当然,分清两种时态并不是两位导演的目的。“重要的是保持这种交叉在情绪上的内在联系,我们希望做到每次回忆恰是观众心中所需,每次回到现实又能让观众感到意犹未尽。 ”在创作过程中,两位导演将历史变成了一串跳跃式的回忆,一方面为了避免反腐题材影片的模式化,另一方面试图将其作为现在时表述中触景生情的契机,“我们致力于将李六如和池化龙亦师亦友的人物关系,打造成一种情感悬念。 ”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卫防看来, 《反腐枪声》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主创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很多商业元素,“将主旋律电影拍出了类型片的风骨” 。影片开场就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在案情刚刚展开时,又编织了一起谋杀案,为的是引导观众跟随李六如的脚步,走上迷雾重重的探案之旅。如果说《反腐枪声》仅仅是关于探案的电影,又未免太过局限,因为情感元素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战友情、父子情、夫妻情,以及不背弃信仰的坚定之情。“影片中的三对父子情令人印象深刻。 ”赵卫防认为,“三对关系都包含着情与法之间的挣扎和斗争,而选择信仰还是选择私欲,最终决定着这些情感关系的层次高低。 ”

  《反腐枪声》还将新中国成立初期检察制度的状况代入剧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进程,从而使影片镀上了一层史诗般的光芒。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认为,影片通过典型的场景和丰富的事件,生动展现了检察官李六如的正面形象。“正因为以李六如为代表的法律工作者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信仰,中国的司法体系建设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提高、完善。 ”饶曙光表示,“而与此同时,李六如也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符号化人物,面对自己一手提携的后辈池化龙走上犯罪道路,他也十分纠结和痛苦。但理性最终战胜了感情,他还是决定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 ”

  尽管在反腐题材电影创作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但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认为, 《反腐枪声》还能够更加贴近观众。“影片故事的发生时间是1950年,地点涉及北京、河北‘渤海’与湖南平江,但不依靠字幕或台词,单单通过影像,我难以分辨城市与乡村、首都与地方的区别,也无从体验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和民众的心灵。 ”李道新认为,当下的观众早已不再满足于感官刺激和传奇故事,“他们反而愈发重视具有质感的细节。而主流商业电影对细节的关注与刻画,其实很值得主旋律电影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