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苏武》:交响乐般的三幕大歌剧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景作人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歌剧《大汉苏武》剧照  王小京  摄

  陕西省歌舞剧院(以下简称“陕歌” )的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日前进驻北京国家大剧院,完成了其在京城的首秀。5月16日和17日的两场演出,吸引了首都众多的专业人士和歌剧爱好者。

  《大汉苏武》自2013年首演后,作为陕西省的重点原创项目,受到了政府的极大关注和重视。两年来,该剧作了多次艺术上的修改与完善,去年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荣获最佳剧目奖,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歌剧艺术的传统强省,陕西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今年《大汉苏武》又得到了全国巡演的机会。在来到首都之前,他们刚刚结束了在四川和天津的巡演,巡演之中屡获成功,其受众群体甚为广泛。

  陕歌是一个老牌歌剧演出团体,近年来经过艰苦奋斗,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创作,完成了《张骞》 《司马迁》 《大汉苏武》 “三部曲” 。 《大汉苏武》的创作是由集体完成的,编剧党小黄是陕西著名剧作家,作曲郝维亚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总导演陈蔚来自中国音乐学院,指挥冯学忠是陕歌常任指挥,其余人等均为各地的歌剧精英。

  《大汉苏武》是一部三幕大歌剧,它像一部三个乐章的交响乐,整体上有着清晰流畅的结构。由于题材的原因,这部歌剧的规模很“丰满” ,气势上亦有着壮观的特点。苏武牧羊是中国历史上最真实、最感人的故事之一,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因苏武忠贞不渝的伟大精神感化了无数中华儿女。党小黄抓住了这一典型化的主题,以苏武出使匈奴、北海牧羊、晚年归汉的整个经历为主线,塑造出了一个高风亮节般的鲜活人物,弘扬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气节、操守和意志,同时也借助戏剧的对比展开手法,歌颂了美丽的牧羊胡女索仁娜与苏武之间的纯洁爱情。

  剧作家的创作寓意深刻,简洁流畅,结构上突出整体性,细节上着重典型化,文辞中富有逻辑和情感。而作曲家则采用了西方正歌剧的形式,以整体交响性加强音乐的动力,以民族素材为基调构成音乐主体,使作品达到了借鉴与自创相结合的效果。在《大汉苏武》中,郝维亚进行了创作上的突破,他大胆实践,将音乐与戏剧相融合,广泛采取“有机化”的叙述、表现与衔接,使歌剧达到了音乐“歌剧化” 、语言“音乐化” 、旋律“动听化” 、借鉴“多样化”的效果。

  两天的演出中,剧院的全体艺术家经受住了锻炼和考验,以米东风、郝萌、何振为代表的陕歌“本土”演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张海庆、彭康亮等“外援”演员亦表现出实力,尤其是中央歌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幺红的加入(饰A组索仁娜) ,更为歌剧演出的成功加重了砝码。

  指挥冯学忠率领陕歌合唱团及交响乐团,很好地完成了歌剧的合唱及演奏。陕歌全体艺术家在他的掌控下,演出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风貌和扎实的实力。一些特殊的地方,如第二幕中的女声合唱和第三幕中的男声合唱,合唱团的演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