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荷枪实弹的丛林实战
——赞影片《战狼》的剧作突破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张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战狼》海报

  《战狼》火了!7天拿下3亿票房。说它是黑马也好,意外也罢, 《战狼》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先前不被看好的一部主旋律意味的军事片,缘何能吸引如此多的眼球,得到口碑、票房的双重肯定?各种总结、各种解析纷至沓来:明星魅力,爱国情怀,高新装备,精良制作,主创、发行团队脚踏实地的坚持和努力……上述确实是《战狼》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有一条还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剧作的突破。我以为,这是《战狼》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它有别于其他中国当代军事电影的显著标识。

  当代军事片是创作的难题,最难之处是我国已经有60多年处于和平环境之下。依照艺术源于生活的铁律,战争片中最重要的元素——生死相交、生命博弈战争,如今只能由沙盘推演、电脑竞技所替代。这样呈现出来的军事电影,场面再火爆,也脱不开一个“假”字。不管红军、蓝军都是人民解放军,不管你胜我败都是操场的输赢。

  这些年,想突破、求改变的不在少数。无论是“正规军” ,如八一厂;还是“游击队” ,如各类民营公司,都渴望让我们的当代军人在银幕上一展英姿,真枪实弹打一场仗。但现实很骨感。然而,这次《战狼》来真的了!该片剧作成功地营造起一个真打、真的对手、真的死人的战争环境。剧情的基本构架是:冷峰(吴京饰)所在的战狼中队正在参加一场演习,战狼“生擒”了化妆成炊事员的红军最高指挥官,但在兴高采烈的回营路上,意外发生了,一发来自丛林深处的子弹射中了冷峰的战友——那个首先接纳冷峰、口袋里揣着未婚妻照片的胖伙计。“这不是演习,有入侵者。 ”冷峰惊了,影片的味道骤然变了,影片进入实战模式。被俘的军长摘下有耻辱感的白大褂,满血复活成了威风八面的首长,战狼队员撕下演习的标识,贴上国旗标牌,一场荷枪实弹的丛林战打响了。

  真打,第一个要素就是合理。没有现实的依据,怎样才能策划出一场真正的“战争” ?对手是国籍不明的雇佣军,地点是边境,几乎不会有人涉入的丛林地带。环境、地点都有可能。而且雇佣军的身份不会产生人们担心的国际纠纷。对手的目标很单纯、很明确——冷峰,因为他在上一次的扫毒行动中,打死了对方头目的弟弟,对方的目的是报复,包括肉体与精神上的征服,矛盾就此产生,简单,但是合理。真打的第一个要素, 《战狼》有了。

  接下来要的是棋逢对手,如果是大兵团围剿几个越境的小蟊贼,或者是一场预设的反恐作战,正规军与小混混的比例,也是一边倒。剧作者的聪明在于把这场战斗设计成完全的遭遇战,对方的目标就是冷峰。这下子你无法逃离,只能应战,而对手是国际军火大王,手里掌握着最先进的武器。冷峰是中国军队中神一样的人物,强手中的强手。黑老大手下的雇佣兵,身份是参加过战争的前海豹突击队员,强强对阵的格局形成了,你可以理解为两国特种兵的一次较量,它不是在操场上,而是在战场上。打一场轰轰烈烈现代战争的前提有了。接下来冷峰的出场,就有了惊心动魄的资本。后面的一出一出近身肉搏,漂亮的枪战、追逐等等画面都被观众纳入到生死搏斗中去。跟着揪心,跟着使劲。

  实战接下来的要求是战争元素的真实,当然这个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但起码让一般观众信服,当真。包括战场设计,战斗氛围营造,战术动作表现,其中小范围的战场环境设置是极其重要的。电影的“造假”能力有限,在当今中国无中生有制造出一场“战争” ,想以假乱真,让观众有100分钟的实战感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间、地点、规模都必须有所考虑。时间不能太长,规模不能太大,环境不能太好……总之做得越多越可能穿帮,而一旦某个环节出了“假” ,“真”的整体氛围被破坏,影片也直接减了成色。

  《战狼》的编剧够“狡猾” ,战争发生在一次演习期间,它的时间不可能太长。演习——发现敌人——转实战对抗——打赢。也许就是几小时,也许就是一天?就这么简单一条线。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框架内,观众来不及细想是怎么回事,仗打完了。电影结束了。尽量减少节外生枝,也尽量减少错误。这种近似三一律的格局被证明是可取的。

  战斗动作是否标准?打斗是否专业?军人行为是否符合条例、军规?……这一切都是观众最爱挑刺的地方。吐槽一下某些影视作品,军人站没个站相,手动不动插兜里,风纪扣也不系上,貌似扮酷,其实一看就不是正规军。这里要赞一下吴京,据宣传资料披露,吴京为了演这部片子,到部队待了18个月,加上之前拍一部电视剧时的积累,他一共在部队生活了两年。两年,是当下中国一名普通士兵标准的服役年限。就是说,当一名真正的士兵,他的服役期就是两年。两年时间足以造就一名合格的军人,而一个演员肯拿出两年时间为扮演军人做准备,这本身值得尊重,而他演的军人像真正的军人也就不难理解了。影片中的军事动作,射击、格斗,包括敬礼都非常专业。当然影片的动作设计人员功不可没。片中一些精彩段落令人叫绝。例如:片中吴京与对方狙击手对抗,在丛林中奔跑追逐的段落,我们暂且用一个不专业的词“跑枪”来表述。我们看过很多狙击手的影片,但相信大多数观众并不了解一个狙击手准备好下一次击发,需要2 . 5秒,影片给吴京设定的反应是2 . 3秒。说白了与子弹赛跑就是这0 . 2秒的时间。这个“跑枪”段落因为有了时间节点,显得扣人心弦。

  一位参加过战争的老兵说,亲眼看着几分钟前还活蹦乱跳的战友瞬间倒地,亲眼目睹年轻的身躯在自己面前渐渐僵硬,那种感觉是没有上过战场的人体会不到的,这种时刻,容不得你不血脉贲张,不拼死抗争!真的子弹穿过人的肉体,与被空包弹击中后的一缕烟雾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实战,是战争电影真正牵动人心的不可替代的元素。而这一项也是多年来当代军事电影,包括军事题材电视剧难以解决的问题。 《战狼》的这一次尝试,意义深远。

  当然, 《战狼》也有漏洞,例如那些地雷是何时埋的?为什么对手比我们还熟悉?那群狼在枪炮声中何以无所畏惧,坦然出场?还有影片的爱情,实在单薄。但这些瑕疵,我选择原谅。留给创作者自己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