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民权利的满意答卷
——评电影《黄克功案件》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许莹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黄克功案件》海报

  从2014年11月中下旬至2015年2月底,长达三个多月颇受瞩目的贺岁档到来,跻身贺岁档并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影片《黄克功案件》于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全国公映。 《黄克功案件》英文片名为《A Murder Beside Yan He River》,即“延河边上的谋杀案” 。片中四个共产党人走在延河边上的镜头让人不禁联想到革命题材的著名油画《延河边上》 。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母亲河,无论是画作还是影片中蜿蜒流淌的延河水,都生动形象地隐喻着革命时期党和人民鱼水之情的关系。这场在延河边上发起的谋杀案是一次对党和人民关系的考验,陕甘宁边区是我党一个崭新的舞台,对黄克功案件的处理不仅仅是对党内人士的交代,也是对全中国全世界的交代。

  机缘巧合, 《黄克功案件》中的主人公原型与同档期上映的《太平轮》中黄晓明饰演的雷义方的人物原型张灵甫形成鲜明对比。史料记载,张灵甫原名张钟麟,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蒋介石曾特赦犯下杀妻案的张钟麟,同样犯下杀人案的黄克功却并没有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一场阳光下的公开审判表明了我党从严治党治军的一贯原则。正如影片编剧王兴东所言:“这部电影是用历史说话,中国共产党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是讲法治、讲民主、讲平等、讲公正、讲诚信的,应该说这部电影很好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推动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惩治腐败是形象化、艺术化的生动教材,具有感染力、震撼力和冲击力。 ”

  影片由案件还原与取证处理两条线索并置构成,通过影调的高度反差实现案件前后的时空刻画,影片以雨夜弃尸开始,由两颗子弹这一重要物证的调查带领观众层层接近黄克功杀人案件的原貌。影片的重场戏不在案件还原,而在案件的取证处理过程。与常规仪式化的法庭片不同,没有宽大的黑袍,也没有震惊四座的法槌,在77年前上演的这幕审判,甚至没有设有威严装饰的法庭,以众父老乡亲与抗战战士为见证的案件审理却处处让观众自发地产生敬畏之情,作为一部优秀的法庭片,无疑是对电影观众心智的考验,而绝非为打造感官的饕餮盛宴。也正因为如此,在影片艺术形式上, 《黄克功案件》成功突破了英美系法庭片中镜头运动过度依赖演员走位的困境,与英美系封闭式的法庭截然不同,影片在民主公开审判黄克功时选择在陕北公学院的操场上进行,在这场审判中,各方力量的全方位较量实质上是人性与法律的较量,起初大家振臂示意应严肃革命纪律,严惩黄克功;法庭进行现场讨论时,代表陕北抗大的女同学和黄克功的随身勤务员相继发言,都拥护执行死刑。

  黄克功十六岁就与毛主席夫妇二人上了井冈山,是老革命,人性冲突同法律冲突本身既沟通又抵触,贺大姐见形势不妙快马加鞭去找毛主席说情,但是她在门口等待毛主席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这种人性与法律冲突在其自身的观念中也是处于博弈状态,与此同时,这里为“最后一分钟营救”埋下伏笔,使得影片充满悬念。从人性出发,作为黄克功红一方面军的战友希望给其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在黄克功自述后,六十七岁头发花白的老者起身表示愿意替黄克功抵命时,影片迎来高潮,老者的儿子儿媳被日本鬼子杀害,乞求留下立功无数的黄克功军官为其复仇。雷经天、孙启光、李兴国等代表不同团体的五人合议庭对黄克功杀人案做了最后的审理,统一发表意见后在自己的名字下按下手印,五人在经过激烈争论后最终决定判处黄克功死刑。在将黄克功押赴刑场时导演使用平行蒙太奇,工作人员带来毛主席的信成为黄克功仅剩的救命稻草,此处加快了叙事节奏,毛主席来信中说:“如赦免他,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 ”

  亚里士多德曾说: “公正不是德行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行;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 ”五人合议庭最后达成的共识与毛主席来信体现了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黄克功案件》体现了我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理念,影片的警示意义颇为深远,列宁曾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而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献礼片的《黄克功案件》 ,无疑交上了一张书写人民权利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