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近,离心近
——记“漫步茶马古道”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会
栏目: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彝族歌者们在现场表演火塘边的“打歌”情景

  哈尼族的《迁徙的悲歌》 、布朗族的《童谣》 、拉祜族的《杜帕米帕》 、佤族的《孤儿调》 、白族的《呼言额》 、纳西族的《接亲调》 、傈僳族的《洛登》 ,还有彝族的《二里半》……这些从土地里长出的音乐,含着湿漉漉的泥水,穿过千余年的时光,沿着茶马古道而来,朴素至极的歌声,离天近,离心近。10月17日,来自云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之美得以精彩呈现,这些歌曲有的已濒临失传,在当地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完整而准确地演唱,而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这些来自大山里、河流旁、来自田间乡村的“土风”歌者们用带着浓郁泥土芬芳的歌声惊艳全场。

  那些“土风”歌者们的故事

  音乐会中演唱的傈僳族传统歌曲以“摆时” 、 “优叶” 、 “木刮”三大调为代表,并于1985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剑川白族调,通常而言最好的表现手法是男女对唱,一唱一和的方式演唱,这也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曾摘取白曲对歌擂台赛歌王、歌后桂冠的最佳搭档李宝妹和姜中德浪漫开唱。罗庆和桑得是南糯山地区的普通哈尼族村民,自幼就喜欢演唱本民族的传统民歌,除了务农有时也会在当地的哈尼族文化园参与表演,原汁原味的演唱在当地也属少有。歌手肖依门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贺勐村人,现在是沧源佤族自治县有名的原生态歌手, 《欧得柄》 《栽秧调》 《薅秧歌》 《贺新房调》 《考班格》 《毕嘛空》 《孤儿调》等几十种佤族传统民歌则是信手拈来。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村委会曼夕下寨村民小组有一群布朗族村民,自幼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同时也为了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于2006年自发组合在一起,起名三弦队,布朗族歌手玉帕新告诉记者,在他们村子里小孩子都喜欢唱本民族的歌,一些老一辈传下来的民族调子至今在他们那里保存得比较好,这也让他们感到很自豪。

  音乐会中亮相的彝族“打歌”是彝族男女在结婚时跳的一种舞蹈,有芦笙、笛子、三弦伴奏,边跳边唱,十分具有感染力,所有演出的彝族歌者均来自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南涧彝族自治县离大理不远,彝族歌者自学空曾与杨丽萍、萨顶顶等合作过,而在更年长一些的阿本枝身上更能看到一种责任,他对记者说:“每个民族的歌都是非常优秀的,但也面临不同的情况,在我们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外出打工一天就能赚200元,但要是在家里学习民歌,即使有旅游团队、政府接待也就一个月得到700、 800元钱,只勉强够生活,年轻人也会想如何才更划算?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平台,我们三年才到城里展现一次,四到五年才到州里演出一次,像这回能到北京这么大的舞台来演更是前所未有了,可以想象年轻人又怎么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呢? ”

  让“中国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大

  从2009年起,音乐会导演和总策划侯都都便与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开始合作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采集的工作,如今已经历时五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身为职业音乐人的他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和回味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原生态音乐的魅力,其实也是音乐本身最重要的功能—— “情感的表达” 。直到有一天,想制作这样一场音乐会的冲动油然而生,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为这一想法提供表演制作舞台并给予全力帮助和支持,最终促成了这场音乐会在本届音乐节里的呈现。侯都都说: “这些民歌来自生活,很多都是劳动、恋爱的场景再现,具有朴实无华的情感,又有丰富的音乐性,天然的和声与调性让人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劳动人民创造出如此优秀的音乐文化。而歌声骗不了人,什么民族唱什么样的歌,歌声也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 ”

  对于很多原生态音乐而言,当前最大的困境就是在现代化生存环境中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北京国际音乐节第一次引入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项目,让“中国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得以让来自中国民间的原生态民族音乐超越时空,在更大的舞台上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