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中人性的凸显
——评话剧《五人间》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许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密闭空间里,为了生存或利益,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会自然显现出来。因为其有限与狭小,更因为其关乎生命,所以人性的显现尤为突出。作为一种类型,这类影片举不胜举,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但舞台艺术对这类密闭空间中发生的“故事”却鲜有表现。或许是由于舞台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空的空间;或许是舞台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或许是剧场的氛围、灯光等与密室的极大反差,所有这些归结为一个结论,即:舞台不适合表现密室“故事” 。然而,近期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上演的由北大怪才曾伟力编剧、裴魁山导演的作为鼓楼西剧场“青年原创作品扶持计划”开篇之作的话剧《五人间》 ,却将剧情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为观众演绎了一场密室中的“游戏” 。

  这部被冠以“科幻与惊悚”的话剧为观众演绎了一段发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密室之中的“故事” :五个身份、性格各异的人被邀请参加一场奖金丰厚的“游戏” ,由此而进入一个密闭的空间。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场游戏只不过是一个科学家蓄谋已久的疯狂实验。在这场实验中要将几个人的灵魂相互转移,以达到科学家不可告人的目的。参与的每个人都将受到肉体和灵魂上的双重考验,并面对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不断出现的转换与危机中,凸显出每个人的人性。作为密闭空间这类题材的作品,其本质是在有限而狭小的空间中,通过对生存、生命的逼仄,而“榨”出人性的善与恶来。小说是这样,电影是这样,话剧同样还是这样。在话剧《五人间》里,起初五个人是为了丰厚的奖金而进入密室,那时他们每个人算计的是如何将其余四人“赶”出密室。当第一次灵魂和肉体互换后,亦即他们初步品尝到“游戏”的残酷、必须直面生存问题时,他们的想法变了,他们考虑的是自己如何出去,人性的阴暗与复杂亦因此而暴露无遗。假释犯的粗俗与残暴、三流模特的自恋与娇艳、艺术家的软弱与谄媚、警察的担当与退缩、临终老人的沉默与执著……所有这些在极端的条件下被放大与凸显,将人在面对生死存亡时的选择与内心的挣扎展现在舞台之上,极大地震撼了观众的心,使观众反躬自省:如果自己身处这种面临生死的境地该如何自处。尤其在当下物质至上、道德沦丧、自私自利愈发严重的社会环境下,该剧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则更加突出。

  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该剧的问题与不足也被暴露无遗。作为一部艺术作品,给人以正能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然而, 《五人间》所显现出来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正能量:娘里娘气毫无原则的“伪男” ;流里流气粗俗残暴的“假释犯” ……尤其是理应代表正义的警察,为了自己,竟然残忍地杀害身患绝症的老妇人。整部戏里,或许只有那位身患绝症行将就木的老人,执著地要“回家” ,好去寻找失踪多年的女儿,还能给观众带来稍许亲情的温暖与慰藉吧,虽然是那样的微弱。在戏的最后,假释犯杀死了所有的人,以“人偶” (失踪女孩)的母亲(身患绝症的老人)为要挟,取代科学家,控制“人偶”继续进行“实验” (游戏)时,让观众感受到的是绝望。由疯狂的、为了控制人类而用人进行实验的科学家,转变为一个清醒的、为了一己私利丧心病狂杀人的假释犯,观众看到的是“大恶”取代了“小恶” ,是恶的膨胀与壮大。

  话剧《五人间》对导演的场面调度和演员的表演功力都具有相当大考验。在一个只有一个大圆桌子和五把椅子构成的“密闭空间”里,演员要进行多次灵魂与身体的转换,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完全要通过声音和形体动作完成,前一秒还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大汉,后一秒就变成了一位妩媚妖娆的熟女;前一秒还是一位病入膏肓的老太,后一秒就变成了一个自恋俊俏的帅哥……对演员来说,这是对演技的巨大挑战;对观众来讲,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观戏体验。

  戏剧不只是娱乐,还关乎人、关乎文化、关乎社会。话剧《五人间》在密闭的空间里演绎的是人性的纠结,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瑕疵,但其创新与思考的勇气以及认真的态度都是应该肯定的。而鼓楼西剧场推出的戏剧“青年原创作品扶持计划”无疑会对话剧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