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戏才能出角儿
——“杭越现象”背后的启示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新荣  来源:中国艺术报

越剧《梨花情》剧照

  作为一个地方院团,杭州越剧院这些年不断创造着奇迹——

  这些年,该团先后有谢群英、陈晓红、陈雪萍、徐铭、郑国凤等5位演员斩获“梅花奖” ,梅花奖演员的数量位居浙江省第一,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年,杭越创作演出了《一缕麻》 《红楼梦》 《德清嫂》 《北地王》等100多部优秀剧目,与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越剧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些年,在走市场出效益上,杭越坚持“两条腿走路” ,用优秀传统剧目走农村,优秀经典剧目走城市及国外,演出收入年年攀升, 2012年更是达到了546万元。

  杭州越剧院以“出人出戏出效益”为目标,坚持“上要进剧场,下要走农村”的方针,精品迭出,获奖丰硕,市场火爆,人才辈出,被戏剧界称为“杭越现象”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戏曲界专家汇聚杭州越剧院,从不同角度对“杭越现象”进行了解读,面对杭越这些年取得的不俗成绩,专家们认为,“杭越现象”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精神。

  名伶辈出:为演员量身定戏

  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上,杭越依靠的是管理机制优势。与会专家们认为,“杭越有一个好的‘领头羊’ 。 ”浙江省文化厅助理巡视员尤炳秋说,杭越院长侯军有着“拼命女三郎”的称号,对每一个演员都很用心。院长侯军和分管创作、营销、人才培养的三位副院长展敏、俞铁军、陈晓红,形成了一个稳固“金字塔” ,他们放下身段、筑巢引凤、爱才惜才,整个团队焕发出了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并形成了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

  根据演员特点量身编剧是剧院培养人才的法宝。他们先后为谢群英编了《流花溪》 ;为陈晓红编了《梨花情》 《班昭》 ;为陈雪萍编了《新狮吼记》 ;为徐铭编了《一缕麻》 ;为周妤俊编了《心比天高》《焚香记》 ;为石惠兰编了《大道行吟》等。这些剧目为剧院捧回了文华奖、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等奖项。在培养名伶的同时,剧院还特别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和人才引进。积极为年轻演员创造演出机会,沈祝敏、吴素飞、单行行、谢莉莉、缪海洁等年轻演员脱颖而出。前不久,剧院从上海引进“徐派小生第一人”郑国凤,一举打造了经典越剧《红楼梦》 ,填补了浙江戏曲史上从未排演过《红楼梦》的空白。

  “演员台上是明星,台下有凡尘之气。 ”这是中国剧协副秘书长崔伟对剧院的评价。尤炳秋认为,杭越有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杭越演员的勤奋和努力,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杭越的演员,不管是谁,都得跑龙套。“演员都能上能下,特别是梅花奖演员更是带头下基层演出。 ”侯军说,人手不够的时候,“梅花”都要跑龙套,没有讨价还价,在她那里没有“大爷” 、“大腕”之说。

越剧《北地王》剧照

  戏路灵活:为大众演精品戏

  越剧本是从乡间发展起来的剧种,但经过百年的发展,现在很多专业越剧团,排戏开始向精英化过渡,远离了喜欢越剧的观众群体。“戏剧第一条就是要好看,如果戏不好看,故作沉思,观众望而生畏,这样的戏花了很多钱,艺术生命也不会长。 ”会上,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毛时安对杭越的平民风格很是赞赏。“杭越对自身的定位很独特、很清醒:平民戏。坚持小、土、精,即用小投入小制作,传递百姓生活情感,力求精品效应。 ”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对杭越的定位盛赞不已。

  除了为大众排戏演戏,走街串巷广接地气之外,戏若要吸引人,讨现代观众喜欢,光靠改编旧戏也不行,需要不断出新戏。杭越在出新戏这一点上做得也极为出色,而且往往能出奇制胜。

  在地方戏剧萎缩的大背景下,杭越一边复排经典传统保留剧目如《红楼梦》 《碧玉簪》 《孟丽君》等,更投入巨大精力创作了诸如《梨花情》 《流花溪》 《一缕麻》 《德清嫂》等新编精品剧目。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儿童音乐剧《寒号鸟》的上演。 《寒号鸟》是一台音乐剧,最早,剧本是专为歌舞团编写的。音乐剧原本是和越剧团丝毫不相关的一种剧目。但是,侯军他们看完剧本后的反应就是这应该是一部叫座的好戏。直觉告诉她,越剧团能够演这部戏。越剧演员能唱也能跳,而歌舞团的演员演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杭越接下了这台音乐剧。结果,这出戏一炮打响。参加长沙四年一度的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一举夺得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单项奖9项,是这次大赛获奖最多、最高的剧目。此外,还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三个国家级省级大奖。

  杭越的奇招远不止这些。最近上演的《流花溪》敢于大胆创新,按照电视剧和电影大片的操作方法,采用上下连台本形式。《流花溪》既像电视剧,又像话剧,但唱腔原汁原味,本质还是越剧。 《流花溪》在北京长安大剧院连演五场,并且进了上海大剧院。

  “有了戏,才能出角儿。 ”侯军说,这是被团里的角儿逼出来的,“杭州越剧院也有过两年只排一出戏的时候,但团里角儿多,轮一圈要好几年。她们都在眼巴巴看着我,我觉得欠她们的。 ”排戏需要投入,每年新排那么多剧,钱从哪里来?杭越的办法是,低成本小制作,多利用剧团自身人才。“上要进剧场,下要走农村,所以低成本、小制作的戏最合算。6万元排出的《梨花情》 ,至今已演出430多场,足迹遍布全国。 《一缕麻》的投资只有30万元, 《新狮吼记》的投资也只有50万元。 ”浙江省剧协秘书长谢丽泓说,除了必须请外援的,杭越都由本团的主创力量来完成。

越剧《班昭》剧照

  营销设计:一年要去一个新城市

  浙江是越剧大省,上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下则县县有越剧团,还有数百个民间越剧班子。而杭越既无小百花的知名度,又无民间剧团的灵活,如何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在专家看来,这得益于市场定位。

  “好酒也要勤吆喝。 ”侯军认为有了好戏,走不动市场,一切都是白努力。她上任后不久,就和剧团的领导班子策划了一个杭越的“市场营销设计”方案。其中定下一个死规矩就是“一年要去一个新城市” 。几年下来,剧团不仅把广州、北京、深圳、武汉这些繁华的大城市走了个遍,还去了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此外,剧团还下基层,去农村,农民看戏这个痴迷劲儿,让演员倍受感动。走出去的杭越天地广了,市场大了,效益自然就好了。

  谈起杭越在上海的立足,资深戏剧演出商许佩霖也深有感触,他说, 2009年杭越的演出收入才100多万元,到了2012年就上涨到546万元,增长是飞跃的。“杭越重新组建要比浙江小百花晚几年,并不是吃‘头口奶’长大的,杭越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很难得;杭越汇聚了很多流派,打破了流派的界限,不以某一个流派为主,这在戏剧团体中也很难得。 ”著名戏剧评论家沈祖安说,“杭越现象” ,它不仅是一个现象,更是一种精神。他希望,这种精神能得到提倡和推广,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