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画的交融中享受自然与人文之美
——记《美丽中国》大型纪录片交响音乐会
栏目:品味
作者:本报记者 丁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以真实为品格的纪录片,自诞生之日起就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视觉享受和现实思考,而它的配乐如同一双手,牵引观众与影像中的故事层层推进。3月13日,题为《美丽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交响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大幕。一台视觉与音乐交相辉映的视听盛宴,让观众意识到音乐在纪录片中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音乐会由序曲《美丽中国》 、第一乐章《文明》 、第二乐章《天地》 、第三乐章《家国》组成。每一个乐章所搭配的视频均来自中国经典纪录片的片断拼接,音乐则是作曲家在原有作品基础之上的重新编配。它们的配合使得纪录片在呈现上更加丰满、鲜明,富有张力,颇具史诗意味。

  在恢弘大气的序曲渲染之中,观众通过上百平米的高清LED主屏欣赏到了《美丽中国》纪录片中呈现的高山大川、小桥流水、牧草羊群、戈壁沙滩,领略祖国疆土之浩瀚无垠。开篇《文明》乐章,乐声走低。为表现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音乐会选取了纪录片《故宫》 《故宫100》 《新丝绸之路》 《玄奘之路》的片断作为搭配。故宫这座百年宫殿见证了朝代更迭、人世变迁,小号、长笛、大提琴构成了文明古国的交响。给人感触最深的是《玄奘之路》的艰险和玄奘之心的虔诚,耳边听到的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演员们宛如寺院诵经之声的唱诵;眼前看到的是黄沙漫天,冰雪覆盖,还有取经之路上的万般艰险,禅意就在此时凸显。这一篇章,音乐是一种基调。

  《天地》乐章是从纪录片《话说长江》开始的。1983年播放的纪录片,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向观众展示了长江之流的整个风貌和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主题曲《长江之歌》从此风靡。时至今日,这部纪录片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纪录片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因为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自己国家的人文地理。在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宽厚、辽阔的歌声中, “我们依恋长江,春潮是你的风采……”熟悉的旋律响起,《长江之歌》所传达的对母亲河深沉的爱恋,与观众的回忆形成了共鸣。音乐会中《话说长江》与20多年之后的《再说长江》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令人唏嘘, 1983年的重庆朝天门码头和2003年的朝天门码头形成鲜明对比,还有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外滩等等。正如音乐会总导演、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所说,在20多年的沧桑变幻中,长江在变,时代在变,我们在变,唯独《长江之歌》没有变,那首涤荡人心的旋律成为两部纪录片相距20年的情感勾连。耳边号声长鸣,是长江和轮船的对唱,它也预示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谭晶演唱纪录片《春晚》主题曲《难忘今宵》

  乐曲在纪录片《森林之歌》中变得欢快和跳跃,如同天籁,它为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这些可爱的动物赋予了性格,观众在音乐的带入下专注于动物之间的嬉戏玩耍,小蚂蚁、毛毛虫、小松鼠也和着节拍一起歌唱。小提琴独奏是对生命的赞歌。在这一篇章,音乐是一种情绪。

  如果说,前两个乐章,我们关注影像多于音乐,那么在第三个乐章《家国》中,音乐带给人们的是不可磨灭的记忆。从纪录片《澳门岁月》 《澳门十年》中现场童声演唱的《七子之歌》 ,到纪录片《春晚》中谭晶现场演唱的《难忘今宵》 ,音乐都在为观众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一张张生动的面孔、一个个感人的笑容,影像带来的是更加真实的细节,让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中国人对幸福团圆的期盼,对家国和兴的祝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红火,让很多年轻人从网络回到了电视机前,也让亿万中国观众从影像中感受到共通的情感和味道。音乐像极了煎炒烹炸的声音——快速的翻炒、滋滋作响的翻烤,催发了观众的唾液腺,垂涎欲滴。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重大建设工程,如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中国第一高度的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等等,纪录的是普通劳动工人的生活、情感和梦想。这个片段,作曲家采用了反差过渡的手法,表现紧张、火热的劳动场景,现场也随之弥漫着一股工业和重金属的味道。这一篇章,音乐是一种作料。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凸显了音乐在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纪录片的表现力因为其音乐的交响化而全面提升,画面因为音乐的烘托充满了生命的颜色,从而带给观众立体的视听享受。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的舞台布景堪称美轮美奂,巨大的高清主屏两侧是长条形的侧屏,向外延伸,中间穿插的环形光环,如同历史隧道,颇有带入感和纵深感。

  纪录片视听音乐会的制作是国际纪录片界通行的做法,而在中国,以纪录片为创作主题的大型交响音乐会还是第一次。纪录片导演和音乐人的跨界联合创作,也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开辟了全新的范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