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情勿扰》:一部简单好玩的“类型剧”
栏目:创艺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情人节即将来临之际,一部探讨当代都市男女情感话题的话剧《非情勿扰》自2月10日起在北京东宫影剧院上演,并将持续上演至19日。

  就像该剧导演邵泽辉所说的,“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作品” 。它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男主人公家明是个事业不济的男演员,有个谈了10年的女朋友晓雪,到了结婚的年龄,迫于经济的压力,他只能去相亲网站当婚托儿,于是开始了和一个个职业、个性迥异的剩女相亲的经历。事情最终败露,事实上并不在意他经济条件的晓雪选择了和他分手。一年后,两人偶遇,发现这一年当中彼此还是单身,于是又重新在一起开始了新生活。

  这个剧的故事来源于邵泽辉身边的同学朋友们的亲身经历。毕业后因为工作太忙等原因还是单身的他们开始了各自的相亲生涯,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就会在一起分享这些有趣的相亲经历,述说各自遇到了什么样的人,碰到了什么样的事。正是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邵泽辉意识到,当代都市年轻人对情感的价值观是存在问题的:在高强度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下,大家对物质、硬件的要求太多,那种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爱的自然过程反而变得越来越难。“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折射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对情感的态度,对财富的态度,对情感和财富之间的关系的态度等。 ”他说。

  这些故事和思考催生了这部话剧。它融合了当代都市年轻人的情感和生活现状,所以不管是已婚的还是单身的年轻人,大概都会从中看到当年或现在的自己,“包括自己曾经的想法,和对方吵架时说的话,语言模式和争吵模式都是一样的。 ”邵泽辉说。他用这个话剧提出和探讨一个话题:在当下的社会现实中,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和处理我们的情感关系?

  该剧的名字已经提供了他想给出的答案:非情勿扰。在该剧于去年光棍节第一轮上演时,它的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剩》 ,邵泽辉表示,其实“非情勿扰”这个名字更准确,“有电影和电视相亲节目都叫《非诚勿扰》 ,真诚和诚实固然重要,但是两个人能在一起相伴到老,比起财富、地位、学识等,可能情感这个无法衡量和捉摸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他也是想通过这部戏告诉观众,在情感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从两次上演时的名字改动,就可以看出这可能是一部瞄准特定档期上演的应景话剧,连邵泽辉自己都说,这是一部和他之前的具有艺术探索性质的话剧不同的商业化运作程度比较高的作品。去年的光棍节因为恰逢2011年,被称为非常难得的“圣光节” ,关于剩男剩女的“剩”话题无疑非常应景, 《一个都不能剩》顺势推出。到了今年情人节,爱情本身又会成为热议话题,于是《非情勿扰》来了。作为去年《一个都不能剩》的升级版, 《非情勿扰》没有做大的改动,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加入了一些最新的网络热点事件,比如微博上流行的由梁朝伟喂鸽子引发的“休闲生活体”以及“出租司机体”等,会让年轻观众在观看时会心一笑。

  “其实这样一部作品,只要是跟情感生活相关的任何一个档期,都可以上演。 ”当记者问到这部话剧是否是专为光棍节和情人节而作时,邵泽辉回答。“这类话剧的确会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并适合在一些特定节日里演出,比如光棍节、情人节和中国的七夕等。随后我们可能还会做系列性的作品,同样适合在这些跟情感相关的节日里演出。 ”他说,“这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操作模式,我们也是在尝试。 ”

  “就像电影中的类型片,这种作品也是话剧中的类型剧。 ”邵泽辉这样定义《非情勿扰》这类话剧。他一直强调这类话剧是简单的,“是在现实主义美学基础之上的生活化表达,表演模式和美学都是相对简单的,在技术技巧、形式感、美学上没有特别突破和实验的地方,但也因此在生活化和接地气上做得比较好。 ”在他看来,这类话剧的目标受众和电影《失恋33天》的受众基本是相同的。“它有娱乐性,同时又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探讨,适合这些非艺术类和非文艺批评类的观众观看,他们也会给这样的话剧以不错的评价。从这个角度讲,它和观众的交流是成功的。 ”邵泽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