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文艺的温度与精神
栏目:探索
作者:高翔 李宗荟  来源:中国艺术报

科技时代文艺的温度与精神

——“文艺与高科技:挑战、对话及其前景学术研讨会”综述

  当前对于如何看待当今高科技与文艺的复杂关系,大致有三种观点与立场。第一种观点认为,高科技对当下文艺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产生了负面的压抑性作用。这种观点从传统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观出发,认为高科技对文艺的冲击是某种压抑、扭曲、变形和困扰,整体上压抑了人文艺术的创造。第二种观点认为,高科技对文艺的作用是生产性的,是积极开放面向未来的。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科技的发展变化始终保持着对文艺的巨大影响。虽然每个时期都会有人控诉科技造成了文艺之死,但艺术总是能死而复生,不会完全被科技所扼杀。相反,当人们能够熟练驾驭科技,并用以拓展文艺生产的空间和方式、内容和形式时,就能秉持更加开放的姿态来面对高科技对文艺创生所带来的新变化。第三种观点认为文艺与高科技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二者融合过程中,主体性重建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高科技对文艺的渗透,文艺的主体何在?究竟是人还是机器?还是人机莫辨的“机器人”?这是哲学问题,也是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更是文艺的技术伦理问题。人们不禁质疑,AI技术、GPT技术所建构的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究竟有没有温度、精神、灵魂?灵魂和技术之间怎么结合?这些问题也为当下跨学科融合与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具体路径与方法,对构建我国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由湖北省文联、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文艺与高科技:挑战、对话及其前景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两院”院士、科学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艺术家、高科技企业代表等近百名专家学者站在时代前沿,以文艺与高科技的关系为中心议题,分别围绕大数据语境下文学创作与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技术演变与艺术本质、高科技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语境与实践、文艺的数字化传播与智能化变革、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科技与艺术等议题深入对话。

  回溯与展望:文艺与高科技融合的历史、当下和未来

  “近百年以来,文艺与高科技之间曾发生过三次激烈的冲击与碰撞。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摄影等大众艺术门类,现代科技对文艺创作产生了巨大冲击,法兰克福学派对此从理论上进行了批判性审视。第二次冲击发生在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网络文学的出现,围绕“网络文学”的合法性问题引发了巨大争议。第三次冲击就发生在我们此时此刻置身的2023年。今年被认为是ChatGPT元年,关于元宇宙、GPT、AI写作等人工智能时代文艺创作与学术写作的大讨论层出不穷,这说明我们已经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评协主席、武汉大学教授李遇春谈道。

  与会专家从中国与西方的历史长河中回溯文艺与高科技交互融合的历史脉络与发展逻辑,还由此导向二者同频共振、相辅而行的理想前景。华中科技大学张勇传院士以“江河文明”为题,从中华古文明时期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追溯文化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深远历史,特别指出东汉时期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为其埋下了文艺与科技相结合的种子。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新风回顾中国和西方的历史,认为“艺术与技术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家人”,而当下数字技术将会为艺术的变革带来颠覆式、革命式、跨越式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新民探索了科技与小说互动的多维路径,如工业生产对小说的兴起与流行发挥重要作用,在电影技术冲击下产生新的小说文体——“电影小说”,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小说的生成等。清华大学《数字人文》杂志副主编桑海从东西方文化的历史梳理谈到当今AI技术的发展,通过石头和生命的关系研究,开拓认识生命的广阔思维空间。在分组讨论中,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杰泓从电影作为技术发明的诞生之日谈起,从“物性”的技术、“被投资”的技术、“人学”的技术等方面追问并回答电影技术的生存本质与现实运作机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马仕骅回顾了人机交互技术与理念在计算机音乐发展历程中的数次革新,指出当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计算机正逐步参与到创作当中且有希望在未来成为解放人工、帮助作曲家发挥创意的有力助手。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专家们回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科技赋能,慧创传统文艺的未来”展开了深入讨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恒进从AI技术的跃进、AI的分级治理、 AI赋能传统文化的新路径等方面,讨论了“AI加持下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问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为题,通过大兴国际机场的数字艺术、“城市博物馆”等实际案例,生动演绎了数字技术如何保留、传播、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敏认为,用数字化的方法可以将中国古代八景文化景观转化为一种潜在的世界遗产。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啸以为,高科技时代应借助数字化传播手段来传播、传承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慎珠从河南广电“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高科技数字化传播切题,通过实际案例的举证,探讨了数字创新、数字共享、数字经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深远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陈国和以“高科技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题,立足于文学的景观、文体的形态、美学的拓展三方面,探讨了中国乡村小说书写如何对传统地方志进行借鉴与化用。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陈欣从乐器、技法、风格等方面,指出现代数字技术对传统音乐的保存、保护、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音乐学院教授陈根方考察了古琴古谱数字化对于保留、传承传统艺术的重要意义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

  机遇与挑战:高科技时代文艺主体性的重建

  高科技时代背景下文艺主体性重建的相关问题也是专家们热议的话题。一方面,有专家认为高科技为文艺主体性的发现、建构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和机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聂珍钊以“AI与人文艺术研究的科学转向”为题,提出高科技时代文学理论必须重构与重建,应以“科学化”的文学理论回应与参与技术化的新时代潮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锐指出,“镜子”作为一种再造的艺术可以使“镜中的你”不断规训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对自身主体性的发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亚敏将科学技术与强国梦、民族复兴相联系,从高科技刷新对世界的认识、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引发新的文学想象、创新结构方式和文学样式四方面,探讨了高科技对文艺创作的革命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跣指出文艺与科技的融合为文艺的自我革新创造新的可能性;信息方式的变革以及由此而来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塑造了中国当代文艺生产、消费与传播的基本语境;数字化生存时代之下,站在文化自觉的基本出发点上重建主体性,任重而道远。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发有从电脑技术对作家写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论及新媒介技术对网络文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指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合将是一个难以逆转的趋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蔡新元认为艺术虽经历了无数次的终结,但并未真正终结,而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产生了全新的范式。

  另一方面,有专家认为高科技时代文艺的主体性面临巨大的挑战,文艺家们应时刻坚守文艺自身的主体性、独立性。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认为高科技时代赋予了文艺的“迷茫感”与“危机感”,继而指出需要坚守人文立场,以保持文学的独立性和边界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刘畅认为:“如果我们不想明天被GPT取代,不妨从今天起,学习自主思考,学习好好说话。”天津摄协副主席臧策指出,艺术家与AI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干扰和阻隔关系,艺术作为一种“反表达”可以防止自身的主体性受到AI的干扰和破坏。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指出,目前关于“网络文艺”的定义仍不明晰,因而从文艺主体性建构的角度提出对“网络文艺”应给予一个明确界定。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刘波提出“人工智能写作是生产还是创造”的问题。他认为人工智能写作虽能使写作面向大众,人人都能成为“诗人”,但未见得能完全代替专业化的写作,因此其在当下仍具有挑战性、探索性、未来性。兰州文理学院教授刘忠也认为,科技的确为音乐的传承、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因“艺术追求的无限性与人的能力的有限性”致使科技无法完全取代人的艺术创作。荆楚理工学院教授吴浪平以“AI创作与艺术本质思考”为中心,强调应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避免过度被技术压制。黄冈师范学院教授汤天勇从ChatGPT和卞之琳创作的《无题》切入,辩证地指出ChatGPT既让文学进入数字时代,使“文学生产”凸显出来,但也因人工智能机械化、逻辑性等问题导致文学性的缺失、作家光环的削弱等。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郑达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性,人工智能时代人作为主体是否还是具有唯一性,以及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主性的问题,最后强调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不是去“复制”而应主动“创造”可见的世界。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李鹏云抛出了引人深思的有关音乐主体性的问题:人工智能音乐是否会给传统音乐带来威胁?多学科交叉下的音乐信息检索,会给音乐研究带来什么影响?

  互动与对话:跨学科视域下的文艺想象

  专家们还将眼光延伸到哲学、民族学、教育学等领域进行跨学科的探索与想象。山西大学哲学院教授梅剑华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回答了形而上学基础上什么是真实、因果是人的重要能力、因果是虚拟现实的基础等问题。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彭修银以“科技与美学的结合:开创‘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为题,从美学的视角探讨了作为“双刃剑”的科技为文学创作、人的生存方式等方面赋予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黎杨全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数字技术时代“想象共同体”面临的冲击、弹幕文化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次文化与跨次元的价值认同等层面,指出弹幕文化对于数字时代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