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戏曲展演 强化新时代的剧种建设
作者:萧忠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笔谈

 

借力戏曲展演 强化新时代的剧种建设

萧忠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其在千余年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体现的个性特征与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高度契合。传统戏曲是舞台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在新时代不仅需要为其保留必要的传统舞台表演场域,而且还应帮其在网络新媒介生态中拓展新的展示展演空间,这必将有助于传统戏曲在当代的“活态”传承,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至今,国家到地方自上而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曲剧种的政策措施,这些好的政策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剧种生存环境,也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那些异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戏曲展演活动持续不断,全国性的大型戏曲展演既包括已举办多届的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也包括近几年举办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戏曲展演活动,如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全国戏曲(北方片、南方片)会演、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等。除此之外,还有跨区域的地方性戏曲展演,如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长三角城市戏剧节等。而像京剧、昆曲、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以及花鼓戏、采茶戏、目连戏等影响范围广、群众基础好的戏曲剧种更是常态化举办了单独的本剧种展演活动。以上这些戏曲展演所搭建的展示平台,打破了剧种的地域局限,不仅推动了传统戏曲的区域交流和传播,也对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戏曲展演已逐渐成为新时代强化戏曲剧种本体建设的有效途径。

  戏曲展演促进剧种意识的觉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之一的中国戏曲,一经形成就从未中断,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只有深化对传统戏曲的再认识,才能进一步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强化剧种意识有利于地方戏曲艺术传统的存续和品格的坚守,这也是传统戏曲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是没有剧种概念的,更谈不上剧种意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戏改”期间,为了加强对地方剧种的管理,当时的文化部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剧团的普查与登记,并确定戏班、剧团所演出的地方戏的剧种归属。受此影响,各地纷纷为地方戏命名,按照行政区划将一地区的地方戏划归为一个剧种,即把地方戏的称呼和所流行地区的行政区划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剧种逐渐被确立为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符号,地方剧种也由此成为戏曲声腔、表演艺术的重要载体,彰显着独有的审美特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戏曲志》作为“十大集成”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之一,囊括了当时所能够普查收集到的大小394个剧种,该部志书也成为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全国各地方戏曲剧种的最为全面的文献资料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地方戏曲剧种在非遗保护之下,被大众重新认识。根据原文化部2017年12月公布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底,全国有348个剧种,与编撰《中国戏曲志》时的剧种数量相比,有46个剧种已经消亡,17个剧种濒临消亡。从以上两次普查成果统计的数据对比来看,有些地方戏曲剧种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甚至仍旧处在濒临灭亡的边缘。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生存现状,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这就要求我们在戏曲剧种传承的实践中,应努力消除始终存在着的戏曲剧种意识淡薄的现象。

  通过戏曲展演正是要激发348个地方戏曲剧种的各自流播区域内所有的戏曲工作者,满怀信心地去树立起一种鲜明的剧种意识。我认为这种意识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剧种的责任意识。每个剧种所属院团的成员都应熟知本剧种的历史渊源、生存现状、风格特点、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甚至对本剧种在艺术表现上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也有所了解。尤其是剧种传承保护的主体、剧种的领军人物,更是必须要有剧种意识,并由此而引发高度的剧种责任感,不能只看一部戏的成败,更应深切地关注本剧种的兴衰。二是剧种意识更应体现为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剧种有大小之分,却无优劣之别,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割舍的部分,每个剧种都闪耀着自身独有的光彩,它们在戏曲展演的舞台上展现着地域性剧种的极其鲜明的文化个性,即使那些边缘性的小剧种也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剧种品格。我们理应对这些戏曲剧种所承载的戏曲文化充满自信,并自觉地认识到每个剧种都是那个地域的民众所创造的独特审美样式,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时,我们也要自觉地认识到这些现存的地方戏曲剧种,在新时代的人民文化生活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和应有的不能被忽视和冷落的社会价值。

  搭建展演平台,培养戏曲领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0月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地方戏曲剧种要传承发展关键是人,靠的是人才,特别是那些领军人才。戏以人传,正因为有人才有戏,因为有杰出的人才,才有优秀的剧目,才会有戏曲的永续传承和不断发展。当前我们必须要直面的一个现实是,有很多剧种存在着人才断档、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也就是剧种传承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人才荒”。一些剧种代表性的剧院团正在吃老本,已出现演员老化、行当不全等发展病态。剧种发展上的迟滞不仅影响了本剧种个性品格的提升,也错失了精品剧目的锻造和优秀人才的持续涌现。那些仍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所以没有停下传承发展的步履,就是因为有着一代一代的戏曲人才队伍的接续传承。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没有终点,要想把本剧种打造成一个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剧种,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就离不开一批一批专业优秀的戏曲人才。那些肩负剧种传承的剧团有了领军人才,才会有发展的活力,才能出好作品,才能培育出好的演出市场,也势必对本剧种和院团的生存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因此,戏曲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和推广,是做好新时代戏曲传承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化解当前地方戏曲剧种人才断档危机、振兴剧种的最重要手段。

  培养新时代的青年戏曲表演人才是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近年来,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本着对民族传统戏曲艺术高度自信、高度负责的态度,回应时代、回应人民,积极搭建戏曲展演平台,为培养对象提供更多更大的演出舞台。比如:2022年以“新三年,新百戏”为主题而重启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对“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进行了展演,这是对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发起实施的“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成果的集中检验。该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大力培养创作、表演、管理等领域的中坚力量,着眼未来20年表演人才队伍建设,并已先后于2021年、2022年、2023年评选出共计74名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分布生旦净丑各行当,涵盖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川剧、河北梆子、秦腔、粤剧等30多个剧种。“十四五”时期,计划通过“以剧育人”“以演出人”和举办集中展演的方式,展示和推出100名以上新时代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同年,在广西举办的“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以及在北京举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戏曲武戏、丑戏)展演”,均涵盖多个剧种,这些青年才俊用他们青春的朝气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优秀的艺术品格,代表了新时代戏曲剧种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水平新高度。这几次戏曲展演也从另一层面显示了国家对戏曲剧种建设和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戏曲行内有“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之说,可以看出“好演员是踩台板踩出来的”,不是关上门教出来的。多渠道的不同层次的戏曲展演为青年戏曲演员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演出机会,他们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塑造人物的能力,全方位提升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只要我们不间断地为青年演员们提供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展示平台,加上他们自身的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千锤百炼、技艺精湛,能够担当剧种传承重任的新时代戏曲领军人才。

  网络展演,成为戏曲新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从漫长的形成和衍变的历史角度看,传统戏曲始终随着所处的时代、流布地域、民众审美取向在不断自我创新求变。提到戏曲展演或许有些人还以为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单指在剧场舞台上的现场展演,而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戏曲展演的外延已被放大,可以理解为线下和线上两种戏曲展演模式。线下当然是剧场里的现场观演,而线上则指的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云展演形式。传统戏曲在当下数字网络时代所织就的文化娱乐生态之下,其生存的整体状态较为低迷,除自身缺少创新求变之外,网络新兴媒体带来的多元文化消费模式的冲击也是不可回避的外部客观因素,一个代表着传统,一个代表着现代,似乎二者存在着明显彼此对立的边界感,因此传统戏曲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戏曲界一直在探索二者的结合,将戏曲舞台搬到云端,尤其是在这几年的疫情特殊时期,使原本常态化的戏曲演出活动骤然停止,迫使戏曲人急需为剧种剧目和作品以及剧院团体、个体自身找到生存的出口,于是尝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艺术上的自我探索,以期寻求戏曲发展的“新机遇”,意想不到地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传统戏曲与网络新媒体的结合变得水到渠成。戏曲展演走上“云端”看似偶然,但实则必然。戏曲本身需要利用网络拓宽新的生存空间,由于戏曲所推出的展演剧目作品始终具有的商品属性,注定其在网络时代也必将会成为新型的文化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外,网络平台也需要深沉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底色,经过创造性转化的民族传统艺术样式也必定会极大地丰富网络文化的消费内容。

  多媒体、多平台的戏曲网络展演已成为新时代传统戏曲传播推广的重要渠道。利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实现网络直播与现场演出的同步,不仅完全打破了戏曲演出的剧场内外、线上线下的时空限制,观看人数也呈几何级别增长。例如,2019年7月,在江苏昆山举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汇聚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112个剧种,118个代表性经典剧目,共演出56场,网络直播量达千万、点击量上亿次。线上的网络直播已不再是线下演出可有可无的辅助传播手段,它的补充作用正在被逐渐放大,形成了戏曲传播传承的主渠道。云端戏台是另一种戏曲网络展演的模式。例如,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在其官方网站上进行了云端播出;2022年底,也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行业垂直平台“文旅中国”云演播平台推出的“冬季国韵·戏曲季”精品剧目云上展播周,有京剧、昆曲、豫剧、吕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十部剧目进行了展播。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打造的这些戏曲网络展演平台,是探索戏曲网络宣传推广的有益尝试,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戏曲在更大范围的传承。短视频在戏曲网络展演上体现的则是民间性、大众化的特点,往往是把戏曲名家的、各剧种中的名段或是把小剧种、代表性传统剧目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之上,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欣赏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戏曲展演就是要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助力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古老的传统戏曲或许更加需要现代的传播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生命活力。

  无论是以舞台和剧场为核心的传统生态空间下的戏曲展演,还是以短视频、直播为主的网络新业态下的戏曲展演,两个舞台、两种空间,形成了当下戏曲传承发展的合力,必将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剧种人才和观众新群体,必将有利于促进新时代的剧种本体建设,也更加有利于独具个性品质的中华戏曲文化,在新的时代如涓涓的流水永不停歇地“活态”传承下去!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的戏曲工作者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勇担传统戏曲振兴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敢于直面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新文化,进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作者系辽宁省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