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发展的观看之道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图像志》评介
栏目:视线
作者:毛巧晖 张歆  来源:中国艺术报

  “观看先于言语”,图像比它所表现的事物更能经得起岁月的磨炼。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图像志》以图像聚焦中国民协发展70年,从“成立和探索1950—1966”“新时期再出发1978—2012”“迈上新征程2012—2020”三个部分阶段性地呈现中国民协历次代表大会、重点项目、田野调查、学术建设、期刊出版、国际合作等内容。本书通过图像跨越时空界限,多维度再现了中国民协坚守人民立场,为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草创、起步及发展所作出的艰辛探索与开创性贡献。书中的图片由黑白到彩色、由粗拙到精致、由单一到多元,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年轻秀美的面庞在岁月的洗涤中逐渐沧桑,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眼眸中的热情与坚定,经过岁月的磨炼愈加纯净清澈。

  阿诺德·豪泽尔指出,“艺术的产生是缓慢的,而且是很困难的。它的产生不是自然的、必然的或有机的;一切都是人为的,都是试验、变化、匡正的结果,都是文化的产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图像志》正是中国民协梳理、总结70年发展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沿承的产物,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图像中梳理脉络,选取主题明确、见人见事的重要图像,喻理于图,引发读者对图像视觉隐喻下人民立场和学术问题的深刻思考,其展现的视觉语汇正是中国民协会史与民间文艺发展史的视觉再现与记忆重述,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内核。本书注重挖掘民间文艺工作所蕴藏的逻辑和内在机制,以事件串联叙事,通过详实的资料图片多维度地呈现处于社会历史语境之中事件发展的真实样态,如“中国民研会正式成立”一节,不仅有郭沫若、老舍、钟敬文三人的图像资料,还有刊载于《民间文艺集刊》上的《老百姓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在本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在本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章程》《征集民间文艺资料办法》等相关资料图片。这一具有开端意味的事件通过图像的再叙述,进一步延续和传递了1950年中国民研会正式成立的社会及历史意义。

  “比起深奥或漂浮的文字来,图像在传递知识与表达立场时,更为直观、生动、表象、浅俗”(陈平原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图像志》具有强烈的情感张力,能够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读者感受“其时”“其地”“其人”。如书中“泰山民间故事调查”一节,选用的图片再现了陶阳等民间文艺工作者在1980年进行田野调研的真实场景,辅以适当的图注对图中人物身份加以解释,这种“图文互证”的形式有助于引发读者对图片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辨识和反思。在图片的具体使用中,文字要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其一般与图像互相作用,表现同一主题。总体画面中的文字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正如学者龙迪勇所说,“图像是处于纯粹符号与表意符号之间的一种特殊符号,具有‘再现’与‘造型’的双重功能;而文字则是一种抽象度更高的表意符号,在叙述或再现外在事物时可以不受‘造型’因素的干扰。”文字实际上较之图像具有更为优越的“叙事便捷性”。但为了更为立体、多元地展现某一事件发展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文字和图像可谓是缺一不可,本书也在遵从历史性及价值性原则基础上,以图像与文字的组合叙事模式实现图文互通。如在“我们的节日”一节中,选择的图像呈现出较为直观的视觉感受,如书中“龙舟文化节”一图,展现出强烈的秩序感,一艘艘龙舟在整齐有序的鼓点中奋力前行,人们的动作姿态展现出兴奋、喜悦、昂扬的情绪。图像的视觉修辞与图旁附注的文字一起强化了读者更真实的情感体验。这一节的所选图像偏重人物和场景,如江西婺源的“篁岭晒秋文化节”,选用的图像中,占据画面的主体部分,居于画面靠前的显性位置的是晾晒于屋顶上的红彤彤的辣椒,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则居于画面场景靠后的位置。农作物在图像上的重点凸显,与图注中对“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介绍相呼应,在图像叙事功能上起到了突出主题、深化意蕴、表达情感的作用,图像叙事带来是与传统阅读截然不同的艺术体验和情感满足,观众可以在视觉沉浸中建立与人物、事件更深层次的精神联系。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即谈到史料中的“图影”之重要价值:“唐画中之屋宇、服装、器物及画中人之仪态,必为唐时现状或更古于唐者,宋画必为宋时现状或更古于宋者。吾侪无论得见真本或摹本,苟能用特殊的观察,恒必有若干稀奇史料可以发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图像志》不仅延续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学术史》《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发展史》内在的编选理路,还将中国民协70年来的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之中,追求图像与文字在文化意义上的连接与建构。

  首先,本书弥补了以往相关研究的缺憾。在这一“聚沙成塔”的过程中,中国民协对70年发展中留存图像的系统梳理、甄别和汇辑,使一些尘封已久的图像资料重见天日。由于时间横跨70年之久,图像资料有的已然散佚,有的由于没有图注,无法分辨图中人物,以致以讹传讹,需要对其人物、场景及事件加以确认,有的更是残破不堪,很难修复。中国民协编选团队不畏困难,以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投入图像的校勘工作之中,在多方问询和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一张图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时代背景等要素予以确认,力求做到准确再现历史。它以独具特色的文献形态和编选体例所呈现的历史经验,无疑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第二,本书在编选中关注到了图像文本的重要价值,在中国民协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图像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穿越时空及地域限制的图像与凝练精粹的文字文本之间形成了一种跨越媒介、文体的“互文”,在推动民间文艺的研究、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的出版也展现了未来相关研究书籍编选的可能性。随着编选体例的变化,该书不仅重新建构了关于中国民协70年发展的视觉符号系统,同时也深化了民间文艺话语与民众记忆之间的对话与交融。

  第三,从本书的编选实践来看,其中“图像+文字”而不是“文字+图像”的编选模式建构的讲述范式,也使一直以来作为“配图”的图像资料超越了原本的辅助价值,获得了主体叙事地位,以事件为主的历时性编选模式、字斟句酌的图注内容及尽心竭力的编选态度,都展现了编辑团队对民间文艺史料搜集整理的重视与关注,也为民间文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角度与视野。书中展现的中国民协草创、起步及发展时期的相关图像资料与文字资料,从整体上对中国民协70年发展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观照,为读者了解中国民协乃至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概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料学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重图像在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图像志》的出版,不仅展现了随着知识话语更迭而变化的民间文艺发展观照路径,还为今后类似书籍的编选标准、编选体例、编选意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优秀范例。

  (作者毛巧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歆系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