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影像建构
栏目:视点
作者:韩飞  来源:中国艺术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战略”均是这个时代的国家命题。在此背景下,一批乡村振兴、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剧、纪录片集中涌现,见证民族发展与乡村变迁。但纪录片创作中鲜见将两者结合一起表现的作品。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特别指导,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特别合作,芒果TV出品的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秉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宗旨,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下,记录瑶族、东乡族、纳西族、土族、羌族、鄂伦春族、傣族、维吾尔族八个少数民族“撸起袖子加油干”,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故事,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在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时代影像志”。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分布特点。但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山区、高原、农牧区和林区,这些地区亦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于青山绿水间》的文本空间内,采用民族共同体叙事与乡村振兴叙事相结合的框架,以少数民族地区为叙事空间,以当地普通人为主体,以实现乡村振兴、彰显人的价值为叙事驱动力。直播、电商、短视频、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观念让少数民族地区焕新颜,背后是国家政策助力。片中呈现的少数民族地区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也为本片提供了看点。而小黄姜、手抓羊肉、瑶绣、丽江猪肉等地方特产的影像呈现,让纪录片自身成为“带货窗口”,以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在创作观念上,本片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摒弃“见事不见人”的成就巡礼式表达,弱化外在视点,择当地人当主角,见证他们在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及在当地乡村振兴事业上发挥的关键作用。少数民族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在片中得到充分展现。在东乡族姑娘马箫箫的多次沟通和乡亲们的鼓励下,一支东乡族“绣娘模特队”正式亮相,绣娘们从娄子村的田埂出发,一路走到了北京和上海国际时装周;鄂伦春族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关金芳,在家庭发布会上宣布自己要在短视频领域正式出道,将鄂伦春族艺术团舞蹈和年轻演员们推荐出去;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用VR技术让“纳顿”文化获得不同的“打开方式”,令传承人徐秀福深有感触,他全身心投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培养学徒,让他们成为“纳顿”表演的主力军……这些乡村振兴路上的滚烫故事和朴素梦想,既映射出少数民族群体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亦是“扶志+扶智”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描摹。乡村振兴的故事,民族团结的故事,归根到底都是“人”的故事。《于青山绿水间》正是通过多元个体的生活切面和充盈的故事细节,展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发展,描绘出当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百景图。

  纪录片天然具有纪实性,但作为文艺创作方式的一种,纪录片也有其他艺术作品相似的“表意”“审美”特征。本片八集内容分别聚焦不同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聚落形成了别样的视觉景观。影片呈现了这些地区以原生态为特色的自然风貌、以民族性为特色的文化风貌、以现代性为指向的发展风貌。视听层次上的自然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诗意风格突出,给观众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

  影片每集开篇伊始都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或是传统民歌、劳动号子,或是部族吟唱、器乐节律,都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出现,再搭配一组鲜明的视觉符号来凸显各民族地域特色。如纳西族的开篇用连绵的雪山、激荡的金沙江、古老的东巴文化符号等展现宽广和神秘;鄂伦春族的开篇则用茫茫林海、策马奔腾等镜头展现当地的壮美和辽阔。片中随处可见精致细腻的诗化镜头表达:用环绕式运镜展示林海中高唱“赞达仁”的自由豁达等。构图讲究形式美、注重光影效果、讲求节奏韵律。而在少数民族“新故事”的讲述段落里,《于青山绿水间》的创作也体现出轻快跳跃、趣味网感的现代性特点。背景音乐褪去了史诗气质的主旋律,节奏轻快有活力,更富现代化气息,与片中新技术、新观念、新气象、新发展的乡村图景相得益彰。

  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贯彻国家政策,彰显人民主体,以兼具诗意性与现代性的视听表达,构建出一幅融合了山水生态之美、农业产业之兴、族人奋斗之志的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新图景,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需要纪录片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耕,用艺术赋能乡村发展,讲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生动故事,凝结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