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多重镜像映照当代人的心灵景观
栏目:品味
作者:俞汐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艾伟创作的长篇小说《镜中》的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的《镜中》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继2022年推出平装本之后,今年年初再次推出的精装本。阎晶明、施战军、潘凯雄、梁鸿鹰、张清华、张莉、李洱、陈福民等来自出版界、文学创作与评论界等领域的20余位代表出席并发言,就《镜中》的故事架构、主旨意蕴、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进行深入研讨。

  《镜中》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望的建筑设计师在突遭人生重大变故后,重新思索生命意义并寻求自身救赎的故事。书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场景穿梭于中国、缅甸、美国与日本四个国家,艾伟以深厚的建筑美学功底、颇具理性的设计,将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小说的建筑构思之中,书写了无常境遇中个体生命的坚韧和爱的恒久力量,是一部触动读者的“大爱之书”,也是一部“治愈之书”。

  “爱”是艾伟作品中经常展现的要素,这部小说深刻书写了当代人对爱的执迷、对爱不稳定性的理解,同时也用凝练和隐喻的方式重新让我们认识了爱的光明和人性的光明。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指出, 《镜中》延续了艾伟创作一以贯之的主题,他始终关注人的内心,将人的复杂性和对人的心灵的审视渗透在细节描写中,同时又把建筑的辉煌和丰富性融入作品,呈现出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更绚烂的色彩。同时,作品中透露出来的艾伟对女性主体性意识与性别身份、时代情感经验、伦理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关注,显示出其细腻的内心以及对于女性主体性意识经验深刻的洞察。对于小说中巧妙设置的多重镜像映照出当代人幽深曲折的心灵景观,《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镜中》让人从心理探索向精神高地不断攀岩,让惯性想象不断触底反弹,使得心灵以有限量的放逐寻得无止境的修炼。

  《镜中》是艾伟于创作成熟时期反复打磨而成的自我超越之作。小说家要有冒险精神,作为60后作家,艾伟一直在尝试新文学的探索。作家李洱认为,该书的叙事语言中浸透了精神意味,是带有叙事性、抒情性、反省式的语言,艾伟用这种语言讲述故事是很难得的。以新时代中国普通人的情感生活为切口,深入探究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找寻到属于中国人的内心语言,是近年来原创文学领域不可多得的长篇佳作。

  艾伟原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现并入重庆大学),建筑学出身使得他的作品文笔更加具有逻辑性、严谨性,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镜中》就是一部具有哲学气质、装置意识和象征意味的现代小说,对建筑学元素的使用拓展了当代小说开掘精神生活的方法。它跨越了文化和地域界限,聚焦当代都市生活,在揭示人性复杂、幽微的同时,深入描述了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洞见。《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说,该书体现了艾伟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艾伟笔下,人生就像建筑,建筑即哲学、建筑即文化,而人与建筑是同体的。

  “这部作品戏剧性很强,有点像古希腊悲剧,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建筑、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手段,包括杭州城市景观,还有异国异域风光和风情,使紧张刺激的故事交融于一种舒缓的节奏和氛围中。”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表示,如艾伟所说,任何艺术都是人间镜像,如何将人间真实场景转化成艺术才是对创作者真正的考验,《镜中》正是直面这种考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