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学创作的问题意识与文学意识
——《在希望的田野上》短评
作者:刘霞云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于主题文学创作,评论家吴义勤曾强调,它是具有文学高度、艺术高度、思想高度的创作,要在文学的意义上认识它、讨论它。故从思想性与文学性角度探讨本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切入路径。

  对于主题创作,部分作者易陷入主题先行或同质化的泥淖之中。本文作者则能保持这份清醒,在人物塑造、材料选取、主题揭示等方面带着一定的问题意识,以更接近本质的虚构来诠释其所见所思。如在主要人物塑造上,展示其普通人的一面,但英雄本色促使其在复杂工作中接受磨炼,逐步成长为奉献、亲民、创新、实干的第一书记。在材料取舍上,小说为大家讲述诸多小故事,但真正用意在于揭示故事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彰显出新时代农民的多元精神面貌。在主题揭示上,更多关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诸如脱贫标准的确定、评估验收的科学性、基层干部的思想僵化、扶贫对象思想觉悟不高、脱贫又返贫的可能性等问题,令人深思。如何处理上述问题?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扶贫体制与机制日益完善,村民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准逐步提升,这些皆表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必然性。作者对此充满信心,正好与小说标题相契合,从而升华了主题。

  文学性主要体现为鲜明的文体意识与特有的文化韵味。如在处理“谁来叙述”时,采用亡灵视角,在保证开放叙事的同时兼具第一人称的温度和贴切。如在设置“如何叙述”时,围绕猝死事件的“定性”展开交互叙述,借助亡灵的回忆、联想、内心独白等引出诸多小故事,既摆脱现实生活的规约,又符合生活逻辑本身。文本自然地分为十小节,各节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构建了并置与串联相渗透的外在叙事结构,以小故事推演时代大变革,颇具四两拨千斤之妙。除了文体意识,作者将孔子传说、饮酒风俗等穿插文中,使民间故事、地域文化、传说史志与扶贫故事相交融,增强了小说的文化韵味。

  本文跳出惯常思维,直面现实,视角独特,情感真诚,不失为主题文学创作的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