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新时代文艺评论供给能力和水平
栏目:观察
作者:都布  来源:中国艺术报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在《国难期中我们应有的自信》一文中指出:“真正的自信,换句话说,就是彻底的自知和自知后所下的决心,认清了达到尽这种责任的方法,然后下决心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地做下去,一直到最后的成功才罢休。这才是我所谓的自信”。在《文学与民众》一文中,他进一步指出,文艺正是这种自信的直切流露:“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最直切地流露于它的文学和一般艺术,要测量一个民族生命力的强弱,文学和艺术是最好的标准之一”。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坐标,重温抗战时期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话,依然感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依然引入深思、给人启迪。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阐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专门部署,体现的正是朱光潜先生所言的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宣告的是一种彻底自知后决心尽责、认清方法并踏实通向成功的行动。报告中关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重要论述,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指明了目标方向、提出了原则要求。同时,也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提供了新的语境。如何构建中国文艺评论的现代化格局,成为当前文艺评论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窃以为,破解这一课题,重在提升新时代文艺评论供给能力和水平。

  第一,越出文本语境,把话说对、说透、说妙。与创作相比,评论直接面对和取材的则是以纸张、屏幕、舞台等为媒介的文本。好的文艺评论必须突破自身内部的知识循环和规则边界,在严谨细致地梳理研究对象文本肌理和审美经验的同时,能够发现和解读文本背后社会生活的奥义及困惑,提出解决路径,发出时代先声。越出文艺评论文本语境,把话说对、说透、说妙,至关重要。

  从根本上讲,文艺评论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不是简单的文艺鉴赏与接受,而是从一定价值立场、价值理想出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文艺作品的意义进行挖掘、阐释和衡量。践行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文艺评论是“把话说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话说对”就是准确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说透”指向的是评论对艺术本体认知的专业度和评判的准确度,注重文艺评论内在的学理依据、理论创见与思想深度,强调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实践证明,缺乏学理性与科学性的感受式或印象式评论如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无法指出文艺本体的真问题,不利于文艺评价体系的建构。“说对”是前提,“说透”是关键,“说妙”则是前两者的更上层楼(高境界)。文艺评论的精妙既要在语言的精准精确上不遗余力,又要在语言的妙趣横生上下足功夫,以深入浅出的内容、鞭辟入里的分析、生动活泼的语言、质朴清新的文风,提升自身的美感、张力与弹性,促动受众的阅读欲望,进而使人读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第二,拓展传播途径,让评论推得出、传得开、叫得响。提升新时代文艺评论供给能力和水平,不仅仅是解决“质”的问题,更要避免“曲高和寡”。一篇好的文艺评论绝不应故步自封在小圈子、精英群体内部的影响,而是应面对更广阔的受众,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产生真正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共鸣,实现由“看热闹”到“看门道”的提升转换,进而引发受众的文化自觉。这需要我们拓展传播途径,让评论推得出、传得开、叫得响。

  当前,媒体的融合发展为拓宽文艺评论的传播途径带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要鼓励传统媒体加强对文艺评论大众化传播的创新策划。报刊等传统媒体往往代表着“权威发布”,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受众黏性,所传播的信息更易受到公众的认同。然而,在新媒体文化的冲击下,公众的信息接收渠道不断增多,文化观念持续改变,传统媒体过于学术或严肃的传播方式不易打动受众。因此,传统媒体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独具匠心地打造一批紧跟时代变化、贴近受众需求的亲民化的特色文艺评论专题专栏,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扩大文艺评论的受众群体,培育出更多热爱文艺的“铁粉”。另一方面,应及时转变传播理念,积极开辟融媒体传播阵地,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高效互动,强化文艺评论的人际传播。从目前网络互动平台的发展情况来看,主流网站、微博、微信及直播平台是受众基础庞大的载体,运用这部分新媒体开展文艺评论,既要重视发挥文艺评论名家大家和网络知名自媒体、学者等公众人物的作用,不断发起针对文艺作品、现象、思潮等的互动话题,强化对话题的舆论引领,加强与网民的互动交流,实现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的有效互动;更要加强新媒体各平台之间的共享机制建设,实现平台之间便捷的信息互传与分享。

  第三,构建评论话语,体现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是党领导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鲜活的基石。探索和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习性与审美趣味的文艺评论话语,必须体现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这是当代文艺评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和历史责任,也是提升新时代文艺评论供给能力和水平的重中之重。

  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根脉,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只有体现民族性,才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体现者。科学的文化发展路径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只有体现科学性,才能成为兼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两大人类文明重要标志的载体。大众的文化基础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源泉,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只有体现大众性,才能成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导航仪”和“助推器”。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三者彼此交融,互相支撑。大众性是基础是原则,民族性是途径是方法,同时也是大众性的另一种阐述。科学性是精神是实践,唯有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孕育出的守正创新、兼容并包的科学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评论优秀遗产作为重要营养和重要镜鉴,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度统一起来,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才能以正确的话语直接影响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界行风建设的未来趋向,才能促进社会大众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审美价值理想的养成,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进而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文艺评论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