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新境界
栏目:奋进新时代 铸就新辉煌
作者:崔柯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一论述中提到的三项工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力倡、学界着力探索的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阐述,一方面是着眼新时代十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面对的问题、取得的进展,肯定成就、坚定方向;另一方面,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任务的高度,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以下简称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需要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方向、精神和要求,切切实实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再上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成果数量增多、质量提升。新时期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发展迅速,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格局中占据较为显著的位置,相比之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数量少,且研究格局较为散乱,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成果逐年增多、质量逐年提升,除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理论命题及当下重大文艺问题的阐释外,也涌现出一批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对关键节点的理论命题进行深入阐释的成果。在史论研究有明显推进的同时,出现一些颇具主动、自觉的创新意识的成果,其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阐释、对文艺工作使命的追问、对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的构想,以及放眼百年党史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历程的回顾与总结,都体现出兼具深度、新意及时代内涵的特点。

  二是教材建设成果显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出版及修订出版百余种,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体系、框架及章节设置方面都具有创新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教材在体系上的创新尤为值得称道,力图解决“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东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三种理论资源难以融合的问题,依照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统一的原则,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发展、传入中国,直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近180年间的基本内容组织在连贯、系统、一脉相承的框架里,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三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都强调了“文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这里的“文艺队伍”主要针对的是文艺创作领域,同时也为文艺理论人才培养赋予了迫切的任务。新时代十年,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各文艺机构,以学位培养、专题培训、召开系列论坛等形式,不断加强文艺理论、文艺评论人才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提升,积极推进文艺理论队伍建设,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普及和深化提供了广泛而扎实的基础。

  以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与学科自身的发展、蓄力有关,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党和国家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倡导、对文艺工作的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论述,作出系列指示批示,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在过去的十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文艺创作和研究领域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格局有了明显改观。

  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杨晦先生曾指出文艺有“公转”律与“自转”律。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它既受到社会发展的限定,又具有自身的学科特征、发展规律及问题意识。过去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论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公转”律与“自转”律的结合。当然,另一方面也存在具体层面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充分、文艺评论亟待加强、对基础理论体系的认识尚存争议等问题。而在更深层面,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对文艺工作的指导、要求和规划,切切实实落实在学科建设之中,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公转”律和“自转”律的辩证统一,是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党和国家的方针部署,是着眼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设计对文艺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作为文艺工作者,既应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行深刻理解、深入领会,更应把握其内在精神,结合学科实际问题,落实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力争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新局面、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出了具体切实的部署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来讲,是切中肯綮的指导。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工作的总体规划,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的现状入手,笔者认为,有三方面需要深化推进的工作。

  第一,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问题意识为支点进行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应立足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范畴,解答中国现当代文艺实践产生的实际问题。自从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到今天,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诉求。在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构建固然受到苏联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国外理论资源的影响,但始终努力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探索自己的理论体系。不过,就学科现状而言,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史的梳理研判,对理论家个案、理论命题的专题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实际上,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将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段时期的文论简单化为“苏联模式” 、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侧重批判性而忽视建构性等问题,只有放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中,联系每一阶段理论构建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才能得到全面客观的理解。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澄清,才能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提供科学的前提。

  第二,以文艺评论为基点完善理论构建。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新时期之后一度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研究侧重宏观层面的构想、对经典理论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当下文艺实践的结合。文艺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构建只有在介入文艺批评,与文艺实践碰撞、交锋的过程中,才能焕发出战斗力和生命力。这里所说的文艺批评,不仅指对经典作品的阐释,更是指以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方法,介入新近出现的文艺作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很多理论命题,就是从对同时代的文艺作品的评论中总结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固然看重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这样的经典作品,但同样重视同时代作家作品,并力图从中发现社会意识、总结历史规律、提炼文艺命题。可以说,当下的文艺作品是对社会现实、人民情感的审美表现,以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观照,既能充实、壮大理论概念,更能探察文化症候,为研判社会问题提供镜鉴。

  第三,以教学为抓手壮大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就马克思主义文论教学而言,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高校未开设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在已经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中,又存在教材不固定、师资匮乏等问题。近几年,学科格局有所更新,教材建设有序推进,一些青年教师着眼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兴趣点,探索更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体系与教学方法的路径。但要从根本上、全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教学,还需要做更长久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高校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是青年工作的重心所在。可以说,能否在课程上普及传播、能否在青年中深入人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否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否能真正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逐步完备的条件下,教学顺理成章应成为理论工作的一个重点。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面貌焕然一新,总体格局明显改观,体系更新提上日程。面对新的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作为理论工作者,应置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之中,脚踏实地面对具体的问题,切实解决学科构建的难题,为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境界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