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中秋节目:
传递中华美学精神 建构全民家国情怀
作者:钟逸人 张雅欣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寄托着中国人对阖家团圆、五谷丰收的期盼。9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推出的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中秋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受到广泛关注。该节目延续《古韵新声》系列节目“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的表现形式,带领观众深入探寻中秋节俗,全方位感知中秋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

  器物之美:以文物为桥梁连接古今审美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今人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让古今审美融汇创新?文物成为一个直接有效的桥梁。从月宫婵娟纹铜镜到金环镶宝石玉兔捣药耳坠,再到《钱塘观潮图》,《古韵新声》中秋节目透过文物讲述古人赏月饮酒、玩灯吃饼、观潮拜月等中秋传统节俗,带领观众在书籍画作、器物用品中感受中秋节的艺术美学。

  器物是古人精神世界的物质体现。节目一面以现代影像来描摹文物的物态美、形式美,一面通过专家解读来传达文物的精神美、文化美。以影像手段将文物的高清照片展示出来,带领观众领略鲜为人知的文物细节,通过专家解读带领观众读懂文物的精神内涵。如西汉透雕双龙白玉璧上刻录着谷纹,寓意古人对美好丰收的向往;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中出现月中玉兔和蟾蜍的形象、唐月宫婵娟纹铜镜、元广寒宫青白釉瓷枕、明金环镶宝石玉兔捣药耳坠,讲述着古人对月宫场景的想象,以丰富多样的元素赋予月亮以浪漫情怀;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诗文杯,古人以花喻人,一杯一月一花一诗,以花的特点比喻人的性情,体现了中国人以善为美的审美观。由此,观众在节目中得以了解文物中的美学元素,透过影像媒介获得与文物交流沟通的体验,今人审美与古人审美实现共鸣,接受艺术审美的熏陶。

  文物既镶嵌进具体历史情境,又通往另外一个全新的方向,将时代风貌、工匠精神、艺术情感等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了解文物,也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前世今生。对不同朝代文物的审美感知,也是更好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开始。

  文化之美:从传统节日看家国情怀的传承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承载着国人对阖家团圆、故土记忆的浓烈情感。在这个重要节日中,如何做到对节俗文化的创新传播,加深受众对中秋传统文化的认知? 《古韵新声》中秋节目在挖掘赏月拜月、宴饮观灯等中秋民俗的同时,还传递了中秋节阖家团圆、祈盼丰收、思念家乡等深刻的人文内涵,再次建构起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唤起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首先,从节目立意上看,透过文物看中秋节,节目在挖掘踏月玩灯、观潮吃饼等中秋习俗之外,更聚焦在人们对家的眷恋、对故乡的思念等真挚情感上。一方面,中秋节俗场景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具有浓重的“家”情怀。譬如,明代画家杜堇用一幅《祭月图》把阖家团聚、祭月拜月的场景画了出来;宋末元初的古籍《武林旧事》则记载人们在中秋之夜放河灯,与家人共同分享快乐,数十万盏河灯“浮满水面,烂如繁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另一方面,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在中秋团圆的人也在彼此记挂,如河西走廊一带出土的汉代简牍,就有为丈夫送衣的女子写的出关申请书等,真实的历史书信通过节目连接了古人与今人,体现了家族和睦、相亲相爱的情感传承。

  其次,从节目呈现上看,中秋节目在“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的表现形式里,蕴含着中国传统元素的美学特质,传达出艺术作品的深层次内涵,让观众再次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南宋马远的《月下把杯图》将挚友相约在清幽山谷里赏月、弹琴、饮酒、谈心的惬意氛围刻画出来,情景交融间传递出宁静致远的意境;节目《嫦娥奔月》则以京剧、舞蹈元素,展现出古人对月球的好奇与想象。

  借一轮中秋月,寄托人们美好心愿。中秋不仅是一个节日,更凝结着人们丰收的喜悦、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源泉。

  (作者张雅欣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钟逸人系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