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化:

在传承、创新、互鉴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栏目:探索
作者:张洪亮 黄仲山  来源:中国艺术报

  依据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近年来北京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高效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程。为展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气象,北京于7月25日至26日举办首届北京文化论坛,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这一主题不仅反映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所秉持的长期战略,也是北京以文化助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源泉。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 860多年建都史,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物质精神遗产,“都”与“城”的记忆交相辉映,书写着北京文化薪火相传的故事,记录着两种城市身份与两种文化传承。

  “城”之文化传承在于遗产荟萃。坚守民族精神根脉,激活传统文化魅力,北京正在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为全国先行示范。“都”之文化传承在于首善共识。建首善自京师始,四方观仰,成风化人,教化兴邦,北京传承着悠悠千载的首善情结。未来北京将持续兼顾“城”与“都”的两种传承,传扬人文精神与风物之美,弘扬首善之城的使命担当。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期,对于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创新精神中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包含双重要义。一方面,文化产业升级创新始终是北京文化发展的关键课题之一,近年来传统媒体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元宇宙”引导数字化场景新业态诞生,云演出、云直播、云录制、云展览开拓了全新文艺空间。2021年北京以创新融合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释放了新活力,全年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251.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4%,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力量,全国半数以上的独角兽文化企业落户北京。

  另一方面,建设新时代社会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有力支撑,文化产业新一轮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研攻关与科技赋能。未来北京需要持续优化文化科技双向赋能的顶层机制,驱动文化智能技术创新,不断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让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比翼齐飞,高效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共同助力首都核心功能升级,打造科技惠民的文化产业生态,领航全国文化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以其深远的影响力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北京在国际上代表着东方大国的文化形象,在面向世界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互鉴”蕴含着内在的文化自信与外在的交流借鉴两个维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内,以首都为窗口,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首都北京着力提升国际化程度以及面向世界的文化交流力度,围绕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特色节庆活动,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积极构建海外传播媒体矩阵,提升中国文化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从2008年到2022年,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了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唱响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和声。首都北京正在以古今交融的气质、包容友好的气度,向世界展示、推介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明互鉴即不同文明之间彼此理解、相互借鉴,外在的文明互鉴与内在的文化自信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尊重、欣赏、汲取其他文明之精华,有助于深化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打造“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文化交流新气象。首都北京应以文化为载体,以文明为纽带,打造多元立体的首都文化外交体系,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征程双轨并行、协同发展,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格局中展现大国首都担当,在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新征程中贡献大国首都力量。

  从理论层面来看,传承、创新与互鉴,是文化绵延的内在精神,文化从过去而来,凝聚于当下,并在不断挖掘、整理、借鉴中走向未来,这是传承;文化为人类所创造,不断更新自身内容和形态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赋能不同时代的美好生活,这是创新;文化连通世界,聆听人类共通的心灵之声,指向构筑世界大同的文明愿景,这是互鉴。

  未来,首都北京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思路和路径,将人文精神、思想观念,继承创新并融入现代生活,以首都担当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高地、价值高地和道德高地;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始终高举文化为民旗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以首都实践贯彻文化为民宗旨;在文化产业升级上带动发展,激活多元文化新业态,以数字文化场景推动城市发展;在国际交往中增强文化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展现大国风范的智慧与风采。总之,需要多维统筹开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迎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高峰。

  (张洪亮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仲山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