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的空间叙事与意义生成
作者:刘鑫  来源:中国艺术报

“艺术美”的空间叙事与意义生成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空间”对话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于文艺创作政治与艺术标准的科学论述,突出了文艺创作的层次感,社会生活到艺术世界的审美烛照统一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整体视域,构成社会与艺术的二重“空间”对话。艺术美成为连贯生活与艺术的必要媒介,艺术美在文艺创作不同层次的媒介表现中酝酿了自己的空间意义,通过空间的整体运动构成“艺术美”的空间叙事。文艺批评中这样的双重标准构成维系空间运动的基础平衡,不断为艺术美的社会化空间提供整体发展的基础动力,使其融入艺术美空间的社会化叙事之中。

  一、艺术美的空间叙事原点——社会生活意义

  《讲话》中,对于文艺活动的层次理解集中体现在对空间叙事原点的认知上,毛泽东明确指出这种文艺活动的空间叙事原点在于社会生活的空间意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蓝本,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艺术化投射,沉淀为艺术美生长的空间叙事原点。艺术美的社会意义在社会生活的蓝本中进行审美表现,构成艺术空间的基础叙事功能。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美的空间叙事以社会生活意义的深刻发现为前提,空间叙事的起点成为艺术美空间意义生成的基础。《讲话》强调了社会生活意义对艺术美自身的决定作用,由于社会生活“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讲话》对艺术美空间叙事原点社会美的强调,有利于艺术实践对现实基础的审美观照。

  《讲话》对社会生活的强调,引导我们透过艺术美的集中审美发现生活对艺术的审美酝酿,艺术具备了社会生活意义的厚重支撑,就拥有了不断发展的艺术养分,从而获得绚丽的艺术审美空间。文艺实践形成了对社会生活的艺术表达,艺术美空间生成指向生活的向下生长动力。《讲话》揭开了艺术美的审美表象,发现了艺术美的社会生活意义,建构起艺术美空间叙事的基础,拓展了艺术美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二、艺术美的空间叙事延伸——文学拓展意义

  艺术美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空间叙事原点,但随着空间的运动发展变化,并未驻足于社会生活基础意义,而是遵循艺术规律,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化提炼,艺术美空间由此从基础意义进入艺术美的空间延伸意义。

  首先,文学意义的差异延伸。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艺术美的诞生有赖于对社会生活空间叙事原点的超越,在主体审美惯性的作用下,艺术美不断寻求空间叙事原点的审美外溢,在社会生活空间基础上出现了文学意义的审美延伸,文学意义构成社会生活空间叙事原点现实存在基础之上的延伸表达,成为社会生活空间叙事原点的艺术“栖居”。

  其次,文学意义的主体超越。

  艺术美的空间延伸在构成文学外在世界的同时,也积极影响着空间变化后的主体,引导作家由社会生活空间叙事原点中的认识主体走向艺术表现中的创作主体。“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的原料,经过革命作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而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文学意义的延伸空间中,艺术美的特征更加集中,社会生活对作家的现实滋养在艺术美的涌动中反向表现为社会生活意识的艺术传达。作家在延伸空间中,不再满足于对社会生活的输入理解,主体在空间中的能动性逐渐增强,亟须获得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作环境。

  再次,文学意义的自由铺排。

  文学意义对社会生活的延伸加工,需要艺术自由的适宜土壤,由于艺术美最终还原为自由自在主体的意识创造,只有既扎根社会生活基础,又从社会生活空间叙事原点中适度“疏离”,超脱于空间叙事原点的现实束缚,才能获得相对独立的文学创作意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讲话》中强调,“我们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给他们以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给他们以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讲话》尊重艺术自身规律,给予艺术家最大限度的创作空间,使作家在自觉自愿的背景下,推动延伸空间的形成,促使艺术美在延伸空间的自然流露。

  最后,文学意义的标准化空间完善。

  艺术美的延伸空间形成后,文学意义还需要接受文艺实践的检验,检验的标准在毛泽东《讲话》中概括为两条——“政治”与“艺术”。《讲话》进一步明确了两条标准的地位与关系,文艺批评要“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虽然需要较为独立的主观能动性,但也需要服务于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作家创作出的艺术延伸空间需要与社会生活空间叙事原点保持血脉联系,维护艺术延伸空间的社会发展方向。以政治为第一标准对文学意义的空间进行修正,旨在综合艺术延伸空间的社会意义与艺术门类的类属意义,使得艺术延伸空间的生成吻合艺术美的创作初衷,统一认识领域与表现领域的基础口径。

  三、艺术美的空间叙事整合——作品影响意义

  《讲话》对于艺术美的社会分析将艺术美的空间运动更多地集中于艺术美所产生的作品影响,艺术美在社会实践中的空间运动痕迹外在地具体化为艺术美所产生的作品影响。

  《讲话》高度认可优秀的艺术实践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提出“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在审美维度,文学意义是对社会生活空间叙事原点的艺术超越,这种超越在意识层面反向指导着读者的社会实践,通过能动地反映空间叙事原点构成延伸空间对空间叙事原点的对向回望。

  由于文学意义的主观能动性,《讲话》十分注重艺术美空间的作品影响运动,提出了文学艺术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文学意义不能是“空中楼阁”,由于它植根于社会生活,这种现实联系就成为艺术美空间运动的基础。

  艺术美空间运动所产生的作品影响较为显著,艺术实践中就需要维护艺术空间运动的正面影响,借助政治与艺术的双重标准,规划好艺术美的空间轨迹,使其更加吻合审美运动规律。审美以真善为前提,艺术的审美应该内在地影射着社会生活的真善,而不是以美为名的孤芳自赏,因此艺术美的空间运动需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践背景而展开。

  空间运动轨迹的规律内在地服务于艺术美空间的运动起点,“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这样的运动起点成为艺术美空间的纲领,确立了空间运动的合理位置,也为空间运动寻找到科学的运动支点。读者在文学意义获得审美的启发,形成对社会生活的自觉改造,不断完善着艺术美的空间叙事原点基础,提升到艺术表现生活的基础水平。艺术美延伸空间与空间叙事原点在这样的双向运动下,相互影响与超越,推陈出新,完成艺术美在政治话语中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