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热播——
走下“神坛”的香港粤语歌曲,
为何能成为“爆款”?
栏目:品味
作者:司木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芒果TV、湖南卫视、香港无线电视台(TVB)三方联手打造并推出的大型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下文简称“《声生不息》”),近日成为收视率高企并得到广泛讨论的“爆款”。这档节目通过男队歌手与女队歌手之间的“粤语歌曲竞赛”,带领观众回溯了与经典粤语歌曲相伴的美好时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霍元甲》《上海滩》《英雄本色》等香港影视作品的相继引入,《万里长城永不倒》《上海滩》《当年情》等粤语歌曲一夜之间风靡内地,这些带有浓郁“港味”的流行歌曲,给内地民众带来了强烈的文化震撼,操着蹩脚的粤语哼唱这些朗朗上口的歌曲,成为当时内地一道鲜明的文化风景。

  近40年后的今天,香港粤语歌曲似乎已不复当年之勇。我们常听到的一种夸张说法是“港乐已死”。事实上,尽管香港粤语歌曲独步华语流行乐坛的时代虽的确已经过去,但当下各种音乐类综艺节目中,仍有大批歌手改编、翻唱不同时代的经典香港粤语歌曲,并能一次次激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可以说,香港粤语歌曲至今仍在华语流行乐坛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

  《声生不息》的热播,便印证了这一事实。虽然是竞唱类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却插入许多采访、纪录片片段,不仅介绍了香港粤语歌曲的重要创作者与歌手、讲解了香港粤语歌曲的风格与特点,更借此回顾了整个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步、70年代成熟,到80年代、90年代步入辉煌……这条流行音乐发展的曲线,也正是香港经济腾飞的曲线。

  除了细腻而真挚的歌词、兼具传统与现代特色的旋律,诸如“爱在深秋”“千千阙歌”“夕阳醉了”“似是故人来”“水中花”“今宵多珍重”等充满文艺气息的元素被运用于歌名中,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粤语歌曲的重要特色,其中蕴藏着的浓浓的思念、幽幽的惆怅、淡淡的落寞,主旨与许多婉约派宋词颇为神似,展现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气韵。这些歌曲中的“情愁”,恰恰反映了当时香港都市民众的“闲情”。弥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粤语歌曲中化不开的忧郁与深情,正是在物质富足的年代里人们精神特质的无意识反映——因为无忧无虑而悠然自得,因为悠然自得而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因为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才产生了那么多关于个体情感的体悟乃至伤感。

  因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乐里“忧郁”的本质,其实是闲情逸致,天然地带有当代都市文化的气质。这种气质,对于当时的内地听众来说具有迷人的魅力,满足了他们对物质富足的都市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而将这种气质放置于经济高速腾飞的当代中国,更是毫不过时、高度契合——20多年过去了,香港社会在发展,内地社会更在前行,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文化的日益开放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内地民众与香港民众的生活方式已没有太大差异,相互之间的文化沟通也再无迟滞。因此,看似走下了“神坛”的香港粤语歌曲,仍旧能成为时下各种音乐类综艺节目中的“香饽饽”。

  《声生不息》在即将迎来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开播,别具意义。这档节目真实展现了曾经春风化雨、为内地流行音乐带来充分滋养的香港粤语歌曲,是如何为当代内地流行音乐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如今的香港粤语歌曲,已融入了整个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体系之中,其所代表的都市文化精神,早已成为众多华语流行音乐的丰沛养料。节目中,很多中青年内地音乐人都由衷地表示,自己是听着香港粤语歌曲成长的,是因为香港粤语歌曲而开始喜欢音乐、从事音乐工作的。在内地、香港音乐人进行切切实实的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创作主题、理念与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沟通与融合。

  如果说从节目形式上看,《声生不息》是香港制播平台与内地制播平台的强强联手,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高度融合;那么从内涵上看,它又何尝不是成熟都市文化与新都市文化的融合、国家主流文化与特色地方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如今,虽然难有一首粤语歌曲能实现从街头唱到街尾的盛况,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香港粤语歌曲的精华,早已融入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天地、更加巨大的受众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