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慧心的影像解读,
见出文化评论的多维构成
——读文艺评论集《你好,镜头》
栏目:品味
作者:杨俊蕾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本十五万字的书出现在眼前,由影评、剧评和观点三部分组成。书名恰如一句问候,《你好,镜头》。书名的句式唤起了人们对于法国著名女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的悠远回忆,当年她获得法国批评家大奖的著作正是名为《你好,忧愁》。与萨冈一样,《你好,镜头》的作者王文静也是一位女评论家,曾经获得多个文艺评论奖项。

  翻开《你好,镜头》这本书,首先会震撼于作者的观影量、观剧量和阅读量。围绕二十一部电影和二十四部电视剧进行的具体评论,每论及一位导演,事实上又都会带出该导演几乎所有的作品。如此叠加再叠加,作者文静的观片量不能以蠡测之。在反复阅读书稿的过程中,我又始终被书中的很多论述所吸引,在击节抚掌的同时,想要介绍出其中的思路方法和价值妙处,跟随文静笔下的镜头游历,在她鞭辟入里又独具慧心的影像解读中,见出文化评论的多维构成。

  王文静在分析影视剧时自有她行之有效的思考方法:一个方面是将作品置于带有整体谱系意义的结构序列内,从发展的眼光来近距离观照导演及其新作;同时也不忽略横向比较的视野,自觉地吸纳现有舆论场域内的多元话语,并且对于其中某些不无偏狭的成见给出直言快语的纠正。她在论及大热影片《小偷家族》时,采用了内在于电影史之中的导演间代际影响研究的方法,指出是枝裕和在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双重影响下,对于影像叙事中的感情传达往往表现为极度的克制。即使在不得不进行的抒情环节中,也无处不在地贯彻着“冷静的抒情”,于是才有了那一句堪称解人的作品概括,“亲人过世未必流泪,细节却可能引发无端痛哭”。文静进一步把这种痛哭描写为“压抑而汹涌的无声哭泣”。“压抑而汹涌”的特殊动感同时可以理解为《你好,镜头》一书的书写风格,思维的内在部分有巨大的体量涵容,经过敏感细腻的艺术感知后,选用平实而确切的语句做出如其所是的评论表达,距离解读的文本尽量近,也生动浮现出作者本人的真实面目。

  对于被誉为“生存之镜”的纪录片,王文静的某些评论也说出了我久已想表达的心声。对于有的创作,当艺术使命蜕变为制造弱势群体影像奇观的局部性呈现,跟风者便落入复刻的窠臼,误以为“没有黑暗就没有深度、没有丑陋就没有价值、没有离奇就没有意义”。他们回避真实世界的复杂一面,打着人文关怀的虚假旗号去收割那些弱势人群的影像,经过某种有目的的变形后,再以奇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好在这些欲盖弥彰的“障眼法”都没有逃过文静的观察与洞见。

  王文静的洞见源于她对文化现象的长久追踪与关注,也表现出她的深厚学养和反思精神。《你好,镜头》一书在“影评”和“观点”两个板块内多次写到影像叙事中的英雄建构问题。其中,《网络剧创作传播中对现实的虚化与聚焦》和《新主流大片对“大国话语”的形象建构》分别对草根英雄“余罪”和新主流大片中的海外动作英雄“冷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前者为习见的英雄谱系增添了“既不崇高庄严,也不是平庸冷漠”的民间复调色彩,后者则在升级改写了好莱坞式英雄的基础上,为负载大国话语的新主流大片锚定了一个新的影像定位,“实实在在靠身手(技击素质)、武器(装备展示)、特效(场面还原)为军事题材电影注入了生命力”。

  评论影片,但又不被影片所局限。文静关于英雄传统的思考集中表现出广阔的跨文化视域。她对比了好莱坞大片中的超级英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格,将欧美文化型构出的英雄归结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展示型审美”,“在神话般的炫目仰视里满足着人对英雄的想象”,而东方的英雄则是“内敛型审美”,追求“修身自省和舍生取义”,崇尚“忍辱负重、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一鸣惊人”。她把二者间的不同归因于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孕育,表现出广泛阅读与切问深思之后的洞见。

  就像人不能选择自己所处的时代,评论家也不能任意选择文本对象。一旦遇到述说起来容易引起歧义,甚或是引发不必要的纷争的现象或者文本,文静的写作策略不是回避矛盾绕着走,而是提升格局,像带有建构意识的解构主义者那样,抽去不能用以支撑的表面现象,代之以更具象征意味的艺术联想。

  “当一切都陷入游戏,只有音乐最诚实。”仔细体味王文静书中的这句感言,我会以为自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感受到了她实际的写作过程,也更加清晰地知道了自己要在评论中写出什么。这里不仅是我对《你好,镜头》一书的理解与赞誉,还想透过文字,将作者的心灵容颜尽可能地显现出来。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