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专家研讨摘编(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

铸就电影评论高峰

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文艺评论包括电影评论要思考三个重要任务:推进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建构科学的影视评估机制,推进影视评论工作前置。这些基础工作旨在推动电影等文艺事业可持续发展,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主旋律影视作品最近频频“破圈”,但也有不少质量不尽如人意。作品应拒绝口号化、模式化、居高临下的表达,需要以情动人、达成互动共识。传统文艺批评与新媒体批评还是两个不同圈子,需要进一步相向而行、互动融合,推进文艺评论更好发展、更有效传播。要拥抱新媒体,用新媒体的方式发声,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体批评也需要提升专业性和专业度,要进一步观察、关注和深入思考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规律、手段和方法,提升新媒体传播的有效性,为文艺评论和影视评论拓展空间、争取受众。

 

重视明星与粉丝的新媒体良性互动

张卫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网络影视委员会理事长)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将自己投射到偶像身上,观看影视作品时与偶像同喜同悲,认同偶像在影视作品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所以在主旋律影视作品中使用偶像明星是助力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易烊千玺在《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国医生》等影片里演绎勇敢、忠诚、有担当的人物形象,主演的《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强化了家国情怀、精忠报国等价值引领。观众利用新媒体以超链接的方式从各个角度接收、转发、评论主旋律作品,加速和扩大了意义和价值的传播。粉丝和影迷由此变成了传播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生力军,应该重视明星与粉丝在新媒体的良性互动。

 

新媒体是传播主流影视作品大有可为的领域

张颐武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从1990年的电视剧《渴望》到今天的《人世间》,传播方式大有不同。短视频、直播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力,能够促进主旋律影视的传播形成新的路径和方法,找到新的平台。当下新媒体传播非常重要,面向青少年的评论不再依赖文字、报刊,也很重视互联网的评价。面对“Z世代”,发散、快捷、精短的网络评论表明传播特性发生了重大改变,大规模改变了原有的评论生态。同时也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渴望》《人世间》都是讲述父辈的故事,说明主旋律之间有种内在联系,也在面向中国年轻一代寻找合理定位。未来传播会有一个非常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一定会找到连接主旋律作品和青少年的最有效的方式和路径,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

 

强化“新主流大片”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传播

赵卫防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

  青少年对新媒体接受呈现三个特点:娱乐、视频、非灌输。第一,有关传播学的理论以及一些面对青少年的调研数据表明,非灌输和直接的传播途径对面临信息选择的青少年更有效。第二,在读图时代的媒介偏好中,视频是青少年最喜爱的表达方式,这也基本符合新媒体时代受众对音频、图文一体化传播的需求。第三,青少年使用媒介的首要动机是娱乐消费,有关部门的问卷调查显示其占比已达到94.5%;其次是拓展人际交流,占比近50%。“新主流大片”如《1921》《狙击手》等具有主流价值观表现的多元化和深度化、类型书写、制作上的重工业模式这三个特点,将主流价值观与类型美学对接,促进青少年的思考,与青少年接受的特征比较吻合,在这方面应该做更多的工作。

 

“主旋律”影视网络传播行之有效、走向多样

张智华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青少年是“网生代”,熟悉并喜爱网络传播。主旋律影视剧和网络是深度契合的。第一,《长津湖》《功勋》《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在院线、电视、网络等的广泛传播形成良性互动,加大了传播的广度、深度、力度与温度,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积极影响,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第二,主旋律影视作品面向青少年的网络传播行之有效,应该大力推广。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短小精悍等特点,更符合青少年接受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体验和习惯。第三,主旋律影视作品面向青少年的网络传播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注重互联网思维、网感、创意与青少年心理,采用青少年喜欢的表现方式,不断提高水平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