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故事演绎融通古今中外的文艺情怀
作者:魏飞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期望,为我国文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千年文明的厚重悠长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脱贫攻坚的人类奇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担当、筑造“双奥之城”的大国使命等新时代征程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如何通过中国故事增强跨文化交流的国际表达能力,演绎中国人融通古今中外的文艺情怀,既体现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成为了当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

  目标中包括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华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中国人民血液中的“民族基因”“传统基因”“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同时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搭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桥梁。“仁者爱人”的道德伦理、“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守诚重信”的伦理秩序、“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以民为本”的人民情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都是提升文艺民族性、确立文艺中国气派、彰显文艺中国风范的思想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创作理念,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创新风格流派和形式样式,以更鲜明的民族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要将新时代创新创造的精品力作同中华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民间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化表达,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想源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追溯发展之基、汲取文化之韵,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人民是文艺之母。”“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在中华文化史上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人民中蕴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对人民日常生活场景和细节客观、生动、具体的描述和创作,使得文艺作品更具有中国民间“烟火”风味和“泥土”芬芳,这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奋进克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最美逆行”,这些中国人民在关键时刻的最美瞬间,也是在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的最美素材。当今中国的鲜活生动实践,蕴含着无数可歌可泣又让全世界人民产生情感共鸣的故事。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将生活化的叙述和文化性的表达相结合,创造出鲜活、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构建中国叙事体系。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书写了脱贫攻坚的人类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谱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伟大的建党精神。将现实平凡生活与审美艺术哲学相结合、探寻人民奋勇直前过程中的真善美,讲述人民群众攻坚克难过程中的真实故事,推出去中心化及双向交流的语境,使不同身份的人产生心灵共鸣和价值认同,这是中国故事、中国文化最有效的国际传播方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长期扎根基层潜心创作,形成深入生活采风创作的良好氛围。就不同领域的创作来说,电视节目探索“综艺+扶贫”新模式,纪录片聚焦先锋人物、讲述典型故事,推出了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比如,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纪红建用脚步丈量大地,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走访脱贫老乡,真实客观生动地记录了脱贫攻坚的奋勇历程,其创作的《乡村国是》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山海情》《十八洞村》等影视作品,客观而生动地讲述了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人世间》《经山海》《云中记》等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一系列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形象而鲜活地讲述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各方面的扶贫故事,细致捕捉和刻画了贫困户脱贫后的喜悦心情。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中华文化基因也蕴含着“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中国举办“双奥”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反映了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正如皮埃尔·德·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北京,这座曾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了冬季奥运会的全球唯一“双奥之城”,在世界城市文明上镌刻下中国奥运的文化传承和时代印记。从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一起向未来”,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欢聚一堂,分享友谊、展示才艺,共享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在古老的长城和独具东方特色的春节文化中焕发新的光彩,蕴含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认同和世界愿景,同时表达了中国人民携手合作、奋勇直前、团结友爱、共创美好未来的热切愿望。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告诉世界,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同频共振,从倡导“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始终肩负着大国担当和国际使命。举办双奥,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且有利于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双奥在北京成功举办,不仅仅彰显了“守诚重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从新时代举办的国际性赛事活动当中挖掘中国精神、展现中国价值、彰显中国力量,为开展国际性交流和赛事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向全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向全球集中展现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夸父逐日、活字印刷、太极八卦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生动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鲜活呈现了中华文化时代传承,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2022年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昂扬奋进的时代风貌,通过冰雪文化、历史文化、长城文化、春节文化,冬奥会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冬奥会不是只讲“中国的故事”,讲的更是“大家的故事”,不光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的经验与情感,也体现了中国是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走向世界并发挥作用的。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和中华书法完美结合;体育图标设计以汉章篆刻为灵感,采用了印章风格;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设计来源于中国熊猫和中国灯笼为原型;奖牌的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颁奖花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中国运动员的比赛装备,既有来自于三星堆和华夏文化的设计风格,也有取材于中国山水画的古典纹样。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把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底蕴从“静态的描述”转化为“动态的呈现”。全国人民向世界兑现了掷地有声的中国承诺,奉献了奥运文明发展的中国智慧,书写了无与伦比的“双奥之城”中国历史。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文艺精品走向了全世界,全媒体时代下的年轻人运用全景式新媒体技术,创作出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艺作品,承载中国文化元素的纪录片、影视剧、短视频、网络文学等竞相出海,在海外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中华文化热”,这体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各国多元文化实现交流和碰撞,有利于增强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共享美好生活。跨文化艺术交流追求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认知的生成、价值的认同、心灵的交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始终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文艺作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