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的影像在场
——张崇岫战地摄影作品评析
栏目:徽派艺评
作者:李化来 范玥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长津湖》中,强烈的镜头冲击、震撼的听觉感受引发无数国人为志愿军战士的舍生忘死而感动。除却电影的戏剧化叙事和艺术加工,真实的战场影像吸引了广泛关注。在长津湖战役中,战地摄影师张崇岫曾冒着生命危险用相机抓拍记录,用影像作品还原了历史真实。他14岁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21岁赴朝鲜作战。他以满腔的热情、专业的素养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定格了战争的残酷,传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真实事件的现场直击

  在梅洛·庞蒂看来,“图像符号试图和物体一样令人信服……向我们的感官呈现不容置疑的景象”。赵宪章认为,图像叙事是一种“在场”的言说,其表现为直接、即时即地的表意行为,或是如在目前、如临其境的表意效果。战地摄影自诞生起就具备强烈的在场性,以纪实抓拍的典型特征见证了历史。作为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张崇岫具备战士和摄影师的双重身份,其镜头下的战役记录翔实、刻画细致,呈现出无可比拟的真实性,让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在一张张照片中逐渐清晰起来。

  图1: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跨过冰天雪地的北部山区,向长津湖战役现场前进。

  图1冰雪天地中的S形构图凸显了行军队伍的前进方向,近大远小的比例强化了延伸感,点线面结合融天地、山脉和部队于一体,阴沉的天气体现了环境的恶劣和战事的紧张,反衬出战士们不畏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图2:1950年12月,中朝人民军队向号称美军王牌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步兵第7师等部队展开围歼战。

  图2的中景景别呈现了战士用枪瞄准敌人的姿态,虽身处冰雪之中,但丝毫不敢松懈。快速快门定格了战士们小心翼翼的细微动作和严阵以待的谨慎表情,三角形的枪支和三角形构图形式重叠,强调了武器、战士、团队与环境形成的稳定结构。近距离拍摄既精准地捕捉到作战实况,又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营造了在场感。

  图3: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战士们沿着抱川至汉城公路,向南部前线进发。

  图3中装甲车位于结构中心,战士们位于其左右两侧,对称式构图给人以战争的紧迫感与军队的仪式感。背面角度展现了战士们背负的行囊和整齐的步伐,突出了强烈的“前进感”,装甲车坚固而凝重,与战士们的血肉之躯一起形成了钢铁长城。巧妙的是位于装甲车上的士兵正回头直击镜头,戏剧性地向观者传递出号召性。

  “陌生”情境的时空接近

  长津湖战役深深地烙印在亲历者的脑海之中,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多样的视听轰炸让现代的人们专注于碎片化信息,逐步忽略了那段记忆,在民族历史前变得陌生。什克洛夫斯基说:“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却对它视而不见。”对于那场战役,人们熟悉的是革命前辈用青春和生命挽救民族危亡的词句,陌生的是勇士浴血奋斗的真实场景。张崇岫的三卷胶卷将特定时空中的关键瞬间进行真实记录和客观还原,定格了黯淡灯光下排兵布阵的司令员、硝烟弥漫中奋勇拼搏的战士、举手投降的美军士兵以及载歌载舞的朝鲜人民等等,真实的人、景、物隔空对话,拉近了时空距离。

  图4: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沿华川至汉城公路英勇前进。

  图4主体是拿枪挺进的战士,背景是复杂的作战山地。大量的黑色烟雾作为陪体引发观者无限的想象,那是未知的危险,更是生死的抉择。张崇岫说:“搞摄影,一要胆子大。我的胆子就很大,哪里枪响,我就往哪凑。”其奋不顾身投入到典型画面的布局组织中,观者视觉跟随冲锋的战士们迎难而上。

  图5:1951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战士们冒着炮火和敌人的阻击,涉水强渡昭阳江。

  图5的视觉重点是被炮火激起的水柱,决定性瞬间的定格表现了张崇岫对于战事的动态把握和快门的精准抓取。巨大的水柱、猛烈的炮火与点状的战士们的身躯形成强烈反差,强渡队伍既要克服水的阻力前行,又要警惕投射过来的炮火,画面给予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压迫感。

  图6:1951年5月,朝鲜江口洞,美国陆军第24步兵师坦克士兵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战士投降。

  图6的视觉趣味中心正是举手投降的美军士兵,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画面前方匍匐在地、紧握枪支的志愿军战士。坦克轮子冒出的白烟形成的空白给人以动态诱导,营造了战事的紧张氛围。正视镜头的美军俘虏仿佛打破了画面的“第四堵墙”与观者直接对话。基于图像进行记忆和空间重构,有利于观者新的时空认知和历史记忆的形成,能够激起最大程度的共鸣。

  动人历史的情感唤醒

  张崇岫现场记录了长津湖战役的重要时刻,也抓取了普通民众的朴素情感,正是摄影作品中残酷的战争场景、鲜明的人物形象、感人的帮扶救助才唤醒了人们对那段岁月的集体记忆与深厚情感。

图7:1951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美军战俘营中的场景。

  图7中的主体是正在呼吁和平书上签字的美军战俘,背景是印着和平鸽的幕布,主题内容和影调层次上的对比具有强烈的隐喻性,和平鸽作为典型的符号语言,传达出人们心中对和平的热切渴望,战俘签字的动作和耷拉的脑袋强化了其对于侵略的反省。

  图8:1952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女战士与朝鲜人民军女战士一起跳舞联欢。

  图8以全景景别展现了战士们的结伴携手,欢快的舞姿活跃了联欢气氛。自然光线展现出女战士的身形轮廓,顶光的光位衬托出俊美的面庞,将镜头对准载歌载舞的女战士唤起了受众对战争的思考。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 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