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小剧场话剧《情人》:
去繁就简,名作新排探索更多可能
栏目:创作谈
作者:初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北京人艺同时为观众奉上《原野》《李白》《情人》3部精彩剧目。新排版小剧场话剧《情人》作为第一部复演剧目,于11月27日至12月12日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演出。

  17年后带来更深一层的舞台表达

  实验剧场里家一样的氛围陈设、幽暗朦胧的光影效果、轻声低语的生活式交流,话剧《情人》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电影质感般的舞台呈现。从17年前的导演首秀到如今的重新呈现,导演徐昂携主演卢芳、荆浩、李越再出发,带领观众一同感受这部外国名作的舞台新解。《情人》一戏之所以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不仅仅因为作者哈罗德·品特诺贝尔奖得主的身份,更是因为该剧本身拥有极强的话题性。该剧不是在讲一个现实的情感故事,而是为观众展示了一个谜一样的情感话题。一对结婚10年的夫妻之间的游戏,荒诞的主题、象征性的情节,让观众在懂与不懂、真实与想象之间来回穿梭。

  2004年该剧在北京人艺首演,为观众展现了“品特式”的戏剧样式;17年后的这个重排版本,则增添了创作者更深一层的舞台表达。徐昂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对剧场美学的探索,以及在影视作品拍摄中的经验,融入新版《情人》之中,“话剧观众在这部作品中会感受到他们在影视作品中感受不到的样貌,这就是剧场的魅力。同时,剧院给我空间,让我更加大胆地去做不一样的尝试。”

  “二度创作”打破以往观演关系

  有着多部外国作品本土化经验的徐昂,此次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原作有着非常生活化的台词,既不复杂,也不夸张。重新再翻译剧本,我回到了作者的意愿,保持了他语言的独特面貌。”徐昂表示,哈罗德·品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语言的运用方法,这次新排通过对剧中短句与短句之间的对应翻译,兼顾了语言的表意和节奏,可以让国内观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部作品的原貌。

  对于此番名作新排,徐昂用“去繁就简”4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创作理念。在他看来,比起之前的一版,这次去掉了更多手法上的东西,呈现出一种更加纯粹的“剧中人视角”。与大剧场话剧观众只能坐在一个角度观看不同,小剧场本身就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观演关系上的可能性。在《情人》的二度创作中,导演和演员将这种特点发挥得更为极致。打破传统观演关系、让观众真正成为舞台生活的“窥视者”,是这次舞台尝试的核心。此次新排版当中,演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去面向观众寻求反馈,而是更多地面向剧中的对手进行交流,观众成为第三方旁观者,观看剧中一对夫妻之间“跳进跳出”的游戏。舞台上,所有灯光全部依靠生活光源,而不是舞台光效。演员之间的耳语更加低沉,表演状态更加生活化。在模糊的阴影中,观众甚至不需要看清演员的脸,而只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动作来“窥探”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活化的呈现需要合适的分寸感

  北京人艺演员荆浩和卢芳饰演了《情人》中的男、女主人公和他们的“情人”,青年演员李越扮演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送奶工约翰。曾经在舞台上多次塑造夫妻的卢芳与荆浩,前不久刚结束了经典话剧《家》的演出,他们塑造的觉新和瑞珏让无数话剧观众津津乐道。

  也正是靠着十几年培养起来的舞台默契,使得他们二人第一次小剧场话剧的合作极为顺畅。“这部作品中没有痕迹的表演需要演员找到一个合适的分寸感。比如表现夫妻间说悄悄话的时候,我们台词的音量会变小,需要观众屏息静气地倾听与感受。”饰演妻子萨拉的卢芳表示。“我们的表演还原于生活的基调,给观众带来一种电影感的表达。”饰演丈夫理查德的荆浩希望观众到剧场体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感受,“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夫妻之间的情感丰富而细腻,不是靠语言能说清的,但是那种感觉传达出来能让台下的观众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