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戏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栏目:前沿
作者:萧忠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戏曲旅游可以被看作是在“文化兴旅”时代背景之下戏曲与旅游的一种智慧结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方式。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高层次、文化内涵丰富、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形式,已逐渐成为许多地区的旅游业的选择。地方戏曲与旅游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提升旅游活动本身的文化品位,而且也可以摆脱当下低迷的生存境地,开拓出新的表演场域,为地方戏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戏曲旅游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传统戏曲需要摆脱生存困境

  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大众审美取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多元文化样态的冲击下,传统戏曲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被无限放大,致使观众群不断减少,演出市场逐渐萎缩,演员流失,新剧目创作减少,剧团也逐渐消失,传统戏曲受到极大冲击,一度生存十分艰难。尽管自本世纪初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扶持下,地方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有所好转,但仍旧比较弱势。根据原文化部2017年12月公布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底,全国有348个剧种,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中国戏曲志》相比,有47个剧种已经消亡,17个剧种濒临消亡。从普查统计的数据来看,一些小戏剧种现如今仍旧处在濒临灭亡的生存状态,即便如京剧、昆曲等大剧种也同样面临一定的困境。

  地方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活态的民族文化基因,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依赖,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传承和发展好地方戏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戏曲旅游的发展模式正好为传统戏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地方戏曲将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传播,进而把自身从大众娱乐的边缘拉到民众视野的范围之内。

  (二)顺应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

  地方戏曲剧种以其独具地域特色的表演风格、经典的传统剧目、浓厚的生活气息,曾是当地广大民众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应积极主动地挖掘区域内具有一定特质和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适时适度地引入地方传统戏曲的表演,可以展现地方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美感和文化含量,丰富当地的旅游内容,提升旅游特色,使地方戏曲与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以适应“文旅融合”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在旅游之中引入地方戏曲元素,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外地的旅游者接触到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使其产生一定的观赏兴趣,对该剧种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最终达到对本地戏曲的宣传和推广作用,为当地戏曲剧种今后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戏曲走产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戏曲行业创造和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因此戏曲行业可以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并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规律去生产专属于戏曲领域的文化产品,来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戏曲的产业化发展无形之中会拓宽戏曲行业的发展路径,也为承载地方剧种的各个剧团提供更多可能的发展方式。目前,如东北地区的新城戏、黄龙戏、海城喇叭戏,南方地区的采茶戏、花鼓戏,中西部地区的道情戏、秧歌戏、二人台等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已逐渐成为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重要文化品牌。小戏剧种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可以借鉴如昆曲、京剧、粤剧等一些大剧种发展的成功经验,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围绕地方剧种自身举办一些强化文化品牌的艺术活动,从而带动这些地方剧种的商业性演出和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既可扩大剧种的知名度,也会推动剧种本身艺术品质的提升。

  (四)非遗“活态”传承的需要

  本世纪初,随着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引入进来。十多年来,有上百个地方戏曲剧种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传统地方戏曲的文化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重新培育地方戏曲生存的土壤,拓宽其发展的空间,这些都成为戏曲工作者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保护地方戏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活它内在的生命力,开展戏曲旅游正是把地方戏曲看作是一种难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去对待,以其独特的保护视角体现了传统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价值,它使戏曲、旅游、观众、旅游者这四个方面巧妙地连接起来,并建立起新的旅游关系,从而有效激发传统戏曲的旅游价值,更会延长并强健戏曲的生命力。因此戏曲旅游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戏曲介入旅游的几种可行的方式

  (一)创建专题戏曲博物馆

  作为一种比较高端的戏曲文化旅游设施,戏曲旅游博物馆是对一个或几个戏曲剧种的集中展示。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戏曲类博物馆有北京戏曲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上海戏剧博物馆、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等。此外,还有单独以戏曲剧种命名的博物馆,如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淮剧博物馆、越剧博物馆、川剧博物馆、粤剧博物馆、秦腔博物馆等。另有以戏曲名人命名的纪念馆,如北京和江苏泰州两地的梅兰芳纪念馆、河南郑州的常香玉纪念馆等。目前我国建立的戏曲博物馆不过20余家,大部分的地方戏曲剧种并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博物馆。

  以上所列举的这些戏曲类博物馆在发挥博物馆所应具备的展示教育功能之外,又较好地全方位地集中展现了不同剧种的全貌,让戏曲能够集中并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尚未建立自己专属博物馆的地方戏曲剧种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首先,博物馆选址最好是剧种的发源之地,可以利用馆藏资源通过对戏曲文脉的追溯来展现剧种的形成历史和艺术特色。馆内的展示可以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在静态展示区,可以展示当地剧种的老艺人手稿、戏曲文物、服饰、乐器、剧本等。在动态展示区,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播放剧种的传统与现代精品剧目的动态影像。或利用VR技术还原剧种发源地的社会生活状态,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一个剧种诞生的过程。也可邀请剧种的传承人定期来馆进行技艺展示,与观众互动交流。甚至可以考虑在馆内设立当地的特色美食专区,用剧目或人物来为美食命名,让游客既有当地戏曲可赏,又有戏曲文物可观,更有当地美食可尝,这样就把当地的戏曲剧种作为一种活态的艺术整体展现出来。

  如果因为资金短缺等问题不能选址新建博物馆,对戏曲文化旅游的开发完全可以依托当地的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的资源优势,在其内设立地方戏曲剧种的专题系列展览,也可起到一定的传播和推广作用。

  (二)建设戏曲主题公园

  戏曲主题公园因其主题的不同通常是以一个或几个剧种为主题,或以戏曲名人为主题,另有以戏曲剧目情境为主题等而建设的戏曲主题公园,这里只谈以剧种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主题公园。兴建这样一类的戏曲主题公园除了需要雄厚资金之外,还要与当地文化背景相协调,不能违背当地的整体文化氛围去盲目地开发,否则会导致戏曲主题公园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到头来只能走向衰败。目前,全国这类的戏曲主题公园做得较好的有,上海首个中国戏曲主题公园——绍兴戏曲艺术主题公园、广东佛山和广州两市的粤剧主题公园、陕西西安的秦腔主题公园即陕西戏曲大观园等。

  其他省市的地方戏曲剧种的主题公园建设,也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案例的做法,当然也可以依托当地景区现有的主题公园进行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全国各地的文化旅游品牌正在循序渐进地开发,但是如何将地方戏曲剧种与本地现有的文化旅游景观结合在一起,却显得创新意识不足。戏曲主题公园的营建应打破固有的模式,重在突出体验性、参与性和休闲性特点,可以让旅游者“着戏服”“登戏台” ,体验戏曲的角色人物,领悟戏曲剧种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感受当地戏曲剧种的艺术魅力,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源远流长。

  此外,这类的戏曲主题公园在展示展演本剧种优秀剧目的同时,可尝试以当地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及名人典故等作为素材,创作出体现当地风土民情的剧目在主题公园的戏曲舞台上演出,也会让异地的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享受,从而使地方戏曲剧种得到有效地传播。

  (三)举办戏曲旅游文化节

  举办这类的戏曲文化节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围绕一个或几个甚至是多个戏曲剧种举办专门的戏曲文化节。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专门举办戏曲文化节的成功范例有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安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广东佛山粤剧艺术节、河南豫剧艺术节、河北评剧艺术节等等。二是依托当地现有的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节庆旅游中有机融入当地的戏曲文化、戏曲表演等元素,而不只是作为这类大型活动开场时的点缀。地方戏曲与节庆旅游的结合在各地尽管偶有出现,但尚未形成普遍的共识,并未引起各方的足够重视。地方戏曲作为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融入节庆旅游过程中加以开发和宣传,这样能使游客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戏曲剧种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既拓展了地方戏曲的潜在演出市场,又使其助力当地的节庆旅游,从而实现地方戏曲剧种的有效传承与当地文化旅游市场的相互融合发展。

  此外,不能忽视对戏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可以有传统剧种的音像制品、地方戏曲人物的脸谱工艺品、戏曲人物的剪纸及泥塑作品等;也可以编印一些介绍当地戏曲剧种的画册、明信片、挂历、书签等;还可以开发一些戏曲舞台演出的小道具等作为纪念品出售。总之,纪念品的开发要富有创意并着重突出传统戏曲的地域特色,才会具有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各地区应深入挖掘地方戏曲的旅游价值,不断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引领之下,在新时代开辟出文旅融合发展的一片广阔天地。

  (作者系辽宁省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