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进根层,让创作走向纵深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下一步的‘深扎’可能不再像以前一样在一个地方只待十天半个月,那样实际上还是相当于走马观花,还是远远达不到真正的‘深扎’目的。要尽量在‘深扎’地待下去,就像当年中国舞协干部汪杨到甘肃武都区鱼龙镇上尹家村做‘第一书记’的状态,如果待不住感悟就是有限的,艺术创作需要深刻地感悟,深层地发现创作资源和对资源的深度认知,只有真正扎进根层,让素材浸入血液才有感觉,真正经历了、沉淀了再拿出东西,才能真正走心。我们希望一步一步正本清源,重新认识什么是创作和生活的关系,从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搞昙花一现。未来我们的‘深扎’就要在这些方面下力气、花时间。 ”在日前中国舞协在京举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疆、宁夏地区作品创作会上,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如是强调中国舞协2021年即将开启的新一轮“深扎”主题采风创作新的着力点和期待。

  根据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作出的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工作部署和中国文联相关指示精神,自2016年伊始,在中国文联的支持下,中国舞协广泛团结凝聚广大舞蹈艺术工作者,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深扎”主题实践活动,得到舞蹈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综合处处长、“深扎”项目负责人雷娟介绍,四年来,中国舞协协同全国各省区市舞协,先后组织老中青舞蹈艺术家、文艺志愿者、基层文艺骨干数百名赴河北、湖北、海南、甘肃、西藏、江西、安徽、内蒙古、广西、青海等地区开展十余次“深扎”采风创作活动。就这样,从世界屋脊到天涯海角,从黄土高原到荆楚大地,中国舞协“深扎”队伍的身影和舞步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这支文艺队伍以满腔热情深入基层,与百姓心手相连,以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和情感,创作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佳品力作,成果丰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连续两年在京举办“天域舞风——原创西藏题材舞蹈作品展演”“蓝蓝的天空——原创内蒙古题材舞蹈作品展演”,集中展示了《转山》《梦宣》《青稞》《希格希日-独树》《老雁》《国家的孩子》《头巾》《欢乐颂》等诸多优秀创作成果,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热烈反响。

  走过五载有余的“深扎”主题采风创作活动,中国舞协如今着眼的不是重复业已拥有的诸种收获,而是渴望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渴望将“深扎”走向纵深,打造精品力作,这也正是罗斌开宗明义直陈2021年“深扎”走进新疆、宁夏地区,以及未来“深扎”工作重心的原因所在。

  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风把她们的头发吹得很乱,她们脚步很轻快,舞步很灵动,表情很松弛,舞姿很恬淡,走着、跳着、坐着、闹着,像是在舞蹈,又像是无关舞蹈,只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呈现于2018年原创内蒙古题材舞蹈作品展演、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编导、王玫和何燕敏联袂表演的舞蹈作品《希格希日》,给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留下了特别美好而持久的记忆,她希望艺术家能通过“深扎”创作出更多这样的好作品,让这种幸福感常有。谢力表示,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将努力为中国舞协深入持续开展“深扎”主题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她指出,艺术家要抵制那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为采风而采风的行为。艺术创作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仅要讲政治,还要充分认识和真正厘清我们的创作目标。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力作,需要长期研究和深度思考。什么是“精” ?什么是“力” ?艺术家在深入生活采风创作中究竟收获了什么?在文艺创作目前的“高原”上,有没有我们贡献的一块砖、一块瓦、一捧土?只有将小我与大我、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相融合,才能真正创作出好作品,为艺术繁荣发展的未来贡献力量。

  多次参与中国舞协组织的“深扎”采风创作,在此过程中给予新生代创作者颇多指导并佳作频出的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和田露,对“深扎”创作有诸多思考和迫切期待。田露表示,对于“深扎”采风创作,创作者拿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真诚,要有艺术格调,不做艺术创作的“无脑人”,如果没有创作能力,没有创造一种新的境界、语言,采风主题创作就容易变成作秀,如同当下出现在一些比赛和综艺节目等平台的艺术呈现一样。王玫指出,中国舞协“深扎”活动做了这么多年,有两类作品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一类是像王舸的《转山》、田露的《老雁》等,看上去似乎不太新,但特别触动人心,触动到人性深层的东西,实为充满新意。另外一类是有思考的创作。比如2019年“深扎”走进广西壮乡采风创作作品《头巾》给予民族文化以独立的思考。同时她强调,艺术作品要有色彩,但很多创作最弱的地方反而是有色彩的地方,这给大家提供了很重要的警示,因为虽然舞蹈应该再不会出现“卖技术”的问题,但很多创作一直在“卖色彩”,甚至“卖群舞”,且越卖越弱,要非常警惕。尤其是对于舞蹈色彩丰富浓郁的新疆采风创作,这一点更是至关重要。对于民族舞蹈采风创作,以自己指导的正在做新疆龟兹舞题材研究和创作的一位学生的创作为例,王玫指出,该学生的作品分为三段——“我要做龟兹。”“我要做龟兹吗?”“我要做龟兹!”以这样带有思考脉络和情感动态且富于哲学意味的构架来结构创作,为创作赋予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艺术、挑战与突破等思想内涵和思考空间。王玫意在由此提醒创作者,面对广袤而鲜活的少数民族舞蹈,这种充满现实关怀和文化反思的创作思路,或许可以启发“深扎”的舞蹈人更好地深层打捞和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舞蹈艺术创作。

  对于大众来说,极具民族风格特色的新疆舞似乎有着很高的辨识度,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古丽米娜介绍,作为拥有多民族的歌舞之乡的新疆,有太多种舞蹈往往都被统称为新疆舞,但其实新疆每个民族都有非常丰富的舞蹈文化,因为太丰富以至即便土生土长在那里的她对新疆舞蹈文化也没有很深了解。“以维吾尔族舞蹈为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舞蹈,可能有的地方村里还有自己的舞蹈,每个人的风格也都不同,新疆舞蹈人也在做相关课题研究,但到现在为止到底有多少种舞蹈也一直在整理中,而舞蹈艺术创作相对也不足,非常需要更多的舞蹈家深入研究和创作,弥补欠缺。 ”

  用心用情用功地“深扎” ,让采风创作水到渠成真诚流露,突破创作难与易的辩证转化,实现大道至简的艺术创造,这是中国舞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夏小虎表达的对于2021年乃至未来舞蹈艺术家“深扎”的实践期待。同时他表示,用优秀舞蹈作品献礼建党100周年将是中国舞协2021年工作重点之一,因此此轮“深扎”赴新疆、宁夏地区采风创作的作品,将会择优与此前“深扎”西藏、内蒙古、广西、青海等地采风创作的优秀作品一起,入选2021年中国文联将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音乐舞蹈演出活动,与文艺界一起,为祖国高歌,与时代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