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人生》:一首现实主义的生命赞歌
栏目:文艺界在行动
作者:杨雪团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2009/W020200929697031378959.jpg" OLDSRC="W020200929697031378959.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电影《秀美人生》剧照</font></p>
<p>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组织,广西电影集团拍摄的电影《秀美人生》已登陆全国电影院线。这部由真实人物事迹改编的电影,将一个共产党员扶贫干部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不仅赞颂了一个党员干部舍弃小我、成全大我的高尚情怀,而且将一个平凡女孩子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选择的真实情感,全面而深刻地传递出来,完美地诠释了一个正当青春的美好生命的平凡与伟大,其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近乎纪录片式的电影呈现,赋予了电影朴素而浓烈的情感张力。</p>
<p>  电影中主人公的原型,来自于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这是一个正值芳华的美丽女孩,在获得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学位后,毅然决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来改变家乡贫穷和落后的面貌。然而在一切都逐步走上正轨的时候,美丽的女孩却在一次山洪中以身殉职。电影中黄文秀的扮演者是青年演员郎月婷。影片的最后段落,在黄文秀牺牲之后,银幕上呈现出了一张现实中的黄文秀的照片,而这个照片中的女孩,与电影中黄文秀的扮演者几乎并无二致。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创作者在前期选择角色方面所做的努力。而除了外在形象的吻合外,郎月婷的演绎,不管是在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还是情感张力等的方面把握,无不传递出一个贫困村第一书记的热情、果敢和勇气,以及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孩的美丽、梦想以及坚忍。</p>
<p>  对于黄文秀的人物形象塑造,影片采用了多条叙事线索,除了主线人物在扶贫、助贫路上的主要事迹的展现外,还在辅线交代了主人公的家庭背景,这条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人物性格更多的特质,避免了人物落入单纯扁平化塑造的窠臼,同时也很好地交代了人物奔赴扶贫第一线的情感原生动力,使得人物更加真实立体。除此以外,被主人公帮扶过的人,不论是最后终于下山的爷爷,还是成功迎回妻女的壮汉,或者是不愿轻易触碰自己情感的老布等等,也为丰富主人公的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者饶曙光指出:“ ‘可信’是电影《秀美人生》的最大特点。影片人物塑造比较成功,具有可信的个性化动机、感情化动机,也超越了苦情、悲情、悲催,超越了传统的‘忠孝不可两全’ ——这种‘孝女’形象可能能够赢得更大层面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共情、共鸣、共振” 。</p>
<p>  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曾指出:“尽管电影具有复制一切类型的可见事物的能力,它所偏爱的还是未经搬演的现实。而这又促成了关于搬演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如果搬演能够引起现实的幻觉,它在美学上便是合理的;第二,如果违反了电影手段的基本特性,任何搬演的东西都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一部影片是否发挥了电影手段的可能性,应以它深入我们眼前世界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 。 《秀美人生》 “深刻地深入了我们眼前的世界” ,不只在于电影故事的现实来源,还在于电影美学上的表现手段。从素材到电影,从生活到艺术,存在着一个关于“电影化”的问题, 《秀美人生》导演苗月用娓娓道来的朴素的电影镜头,几近白描式地呈现了一个平凡女孩不平凡的伟大事迹。电影没有动用太多包含强烈情感冲击力的影像语言,多数都是人物的中近景别、正面以及平角度的拍摄,以及自然光的使用,使得观众在面对主人公的时候,仿佛她就是你身边的一个普通人,或者在静静倾听、或者在专注工作,或者在默默陪伴。</p>
<p>  《秀美人生》当中诗意化的段落其实非常多,人物奔跑在山路之中时抒情的音乐,升格后的慢镜头,以及人物背对镜头之后的转身画面,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完全客观的拍摄视角,让铺垫的情感随着诗意的镜头慢慢积聚,在观众心里适时埋下情感的种子。而影片中最抒情的段落,也正是呈现整部影片的主题的部分,导演此刻毫不犹豫地将特技搬上了荧幕!呈现给观众的画面里,黄文秀开车经过一片湖面时,被阳光包裹着的暖黄的色调里,水波粼粼,彩蝶纷飞,一片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美景。秀丽的山川、秀美的人物,此时此刻在这里很好地合二为一,真正诠释了影片的主旨。而如果说蝴蝶在山林里不是什么超现实的元素的话,那么一只斑斓的蝴蝶直直朝着主人公飞来,萦绕在身边久久不曾离去,甚至在主人公重新驱车上路的时候,蝴蝶依旧翩跹相伴,一路跟随,这就完全超出了现实的体验。人间至美的灵魂,尽管最后在现实世界里消失于山野之中,但在导演和观众的心灵世界里,永远如山林的精灵一样,自由飞翔在这片秀美的土地上。整个影片的主旨,在这个超现实的段落里进行了最有力的传达,而观众在之前埋下的情感种子,也在这里得到了强有力的迸发。当黄文秀以观众不忍的方式,消失在茫茫大雨中之后,影片用升格拍摄营造的人物最后的回望,永远定格在了观众的心里,斯人已去,然而崇高的灵魂和信仰,伴随着纷飞的彩蝶,传遍了秀美山河的每个角落。</p>
<p>  作为一部改编自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影片, 《秀美人生》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精心策划和组织拍摄,在今年这样特殊的年份,通过此片献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这也是导演苗月自《十八洞村》和《大路朝天》以来,继续深入探讨“人与土地”的关系问题的又一力作。土地是中国人情感深处永远的羁绊和牵挂,在整个华夏的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感人的故事,传扬着古老而现代的中国在时代的变迁中立足自身、拥抱世界的光荣使命。广西电影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现实,紧紧跟随时代的号召,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在地方电影的探索中不断推陈出新,在现实题材的影片创作中又实现了新的突破。诚如钟惦棐先生所言,现实主义是中国电影唯一的康庄大道,没有现实主义就没有中国电影。而在现实主义电影的探索当中,牢牢根植于地方现实、讲述地方故事、传递地方精神,是形成现实主义电影特色的良好路径,也是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的力量。</p>
<p align="right"><strong>(作者系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strong></p>
<p align="right"><strong>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strong></p></div>